在各種版頁,不時會看到許多「專家」批評某個軟體的錄音不好,用的麥克風太多,如果他來錄音的話,就會如何如何來錄製的言論。對音樂軟體發行稍有認知的話,就會瞭解這其實是很幼稚的想法。以古典音樂的軟體來說,都是要音樂家聽了感到滿意,才能上市發行的。他/她所要的音效,多數情況是最能代表其詮釋演繹,而這會符合發燒友想要的質感,動態,音場嗎?這牽涉到主導的音樂家,錄音師或製作者,想要讓聆聽者聽到什麼樣的音效。
卡拉揚在DG的錄音,就是常被發燒友所詬病的典型例子。說是麥克風用得多,缺乏自然的空間感,動態對比不自然等等。對卡拉揚的音樂生涯有所瞭解,就會知道這是他極力控制各種細節,完美主義作風的一部份。他意欲讓聽者聽到的各聲部平衡,在錄音現場不能達到心目中要的狀態,可以在事後監聽時,經由混音時的操作來到他的要求。這種操作,如果不採用多麥克風多音軌的方式,是很難辦到的。即使錄音師知道這樣的運作在音響效果上會有所犧牲,但首要的目標是滿足指揮/音樂家的需求,否則沒有得到同意,再好效果的錄音也無法發行。
此外還要考慮到的是,大部分音樂消費者所用的器材,並不都是音響玩家級。當我們在注意動態,音場寬深,低頻勁道等方面時,一般人所重視的可能只是聽清楚音樂的演繹,特別是主奏聲部或樂器的音符。音效負責人在如此考量之下,除非是要發行市場很小的發燒碟,否則不太可能專門對發燒友特別照顧。對照之下,許多發燒友所認可的錄音,可能湊巧是主導的音樂家對音效的認知與錄音師接近,或者純粹信任專業的判斷,所以就不過度干涉。近年柏林愛樂發行的黑膠片,以兩支麥克風來收音,應該就是屬於這種情況。也可能像是以前的Mercury,後來的Telarc
錄音,本質上就是發燒品牌,因此以音效的考量為優先。
以小提琴協奏曲來說,許多發燒友第一次在現場聽到,幾乎都會訝異於小提琴的音量與形體之小,與一般聽到的錄音相差甚多,甚至覺得非常不習慣。會有這樣的差異,很大的可能性是,小提琴家在演奏時所聽到的琴聲比例,也是她/他們想讓聽眾體驗到的,所以就要讓小提琴錄得相當「大支」。而如果錄音呈現的是在音樂廳裡,常聽見的「小支」琴聲,在一般音樂消費者所用解析力不高的器材聽起來,許多人應該都會抱怨聽不清楚獨奏部分。
再以鋼琴錄音來討論,在鋼琴協奏曲的場合,雖然琴聲的比重會比現場聆聽要大一些,但多數不像小提琴協奏曲那麼明顯。而在鋼琴獨奏的錄音,值得探索的是為何常要用到多支近距離,還有加上另外收錄堂音的麥克風。如果錄得像在音樂廳裡觀眾座位上,聽到自然的鋼琴大小與遠近,不是很好嗎?這種錄音算是極少數,大多還是把各種近距離細節如敲擊機構動作及演奏者的呼吸等都收錄進去。這樣所得到的強音動態效果,是現場很難感受到的。或許這是多數鋼琴家所願,大眾會喜歡的呈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