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工業已經高度自動化的今日,Hi-End音響器材的生產製作,還是多數由人工達成。既然是以手工組裝,發生錯誤與誤差的情況就在所難免。我曾經見過或經歷幾次,擴大機的零件種類,左右聲道不符合的例子。最近的一次,是我自己買的新型唱頭放大器裡,電容值裝錯,造成RIAA曲線偏離正常值。這是我在測量頻率響應時,察覺到奇怪的結果,與原廠設計者聯繫,才確認的。一般人如果不去做量測,或許一輩子都不會發現?
而播放黑膠的唱盤,唱臂與唱頭,更幾乎完全是仰賴手工組裝完成。這些器材裡零件數較少,不容易像電子類的產品,會有裝錯零件的情況,但一有閃失,很容易會造成精密零組件的損壞或結合不良等情況。此外,機械零件的加工,即使在數位控制CNC技術發達的今日,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差,必須以人為的檢測來控管品質。
黑膠播放器材裡,唱頭的零件數或許最少,但任何一部份的些許誤差,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需要最精細手工的唱頭組裝,即使人員是在最佳狀態完全沒有出錯,在顯微鏡下的作業,也很難將每個成品維持在恆定的水準。因此,即使是同一型號的唱頭,不同的樣本之間,有著某種程度的差異性,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而誤差的來源,主要有1)針尖本身研磨的誤差,2)針尖安裝於針桿的誤差,3)針桿安裝於唱頭的誤差,4)唱頭內部組件如線圈,磁鐵,阻尼等等的性質與安裝角度之誤差。
根據我從幾個代理商處獲得的資訊,目前的唱頭廠牌,幾乎都是由專門生產針尖/針桿組合的OEM廠家(僅有非常少數的幾家)提供。針尖的研磨,都由電腦控制精密加工而成,但誤差肯定都會存在。而針尖安裝在針桿的誤差,一般而言,在正負2度之內,是OEM廠要求多數客戶接受的範圍。而所謂正負2度,包括正面,側面,與底部。正面的角度,影響的是azimuth/HTA,側面是VTA/SRA,底部是 zenith。而針尖與針桿之間的角度,除非將針尖拆下來重裝,是不能改變的。此外,唱頭組裝者將針尖/針桿組合裝到唱頭(或是可拆卸的組合部分),也會有誤差。從正面,針桿可能會朝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側面來說,針桿與唱頭頂部平面的角度可能會與標準值有偏差。底面的話,針桿可能與唱頭側面沒有完全平行。
下面的兩圖,是由日本某家唱頭廠商從針尖/針桿供應商取得的資料。顯示各方向的針尖角度,安裝在針桿上都有誤差規格在+─3度。如果在規格之內,唱頭廠就無法退貨。至於唱頭廠商在遇到真的有誤差的情況時,該如何處理,就要看唱頭製作者的職業良心了。
以上這些還只是可藉外部觀察得到的因素。其它還有從外面看不出,但會影響唱頭性能的因素,例如內部線圈,磁鐵或阻尼物質等,樣本之間性質的差異性,還有組裝時的位置角度誤差,都必須靠儀器測量的方式,才可以觀察到。所以,想要比較完整地得到唱頭性質的全貌,除了從外部以顯微鏡來檢視之外,用儀器測量是必須的步驟。
所以,綜合以上的各種誤差,即使是同一型的新唱頭,各個樣本之間的變異性,還是會存在,而且有些時候差別還相當地大。舉例來說,某家很有名的唱頭廠家,他們的高價唱頭有好幾個型號,但其實所用的零組件與組裝方式完全一樣。在一批組裝完成之後,用儀器仔細測量每個樣本的一些基本特性後,其中表現最好的,就成為最高價的型號,其它的再歸為次高價,第三高價等等。這樣的作法,其實該廠已經行之多年,甚至有其它廠家也開始採用同樣的方式。有些廠牌甚至公開表示,他們某個型的唱頭,就是前百分之X的挑選結果,其它的是剩下的百分之Y,Z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