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器材(在此包括線材及所有配件)的價錢高低,來大致衡量它的音質等級,是很普遍的習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且符合邏輯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也要認知而且提醒自己,這樣子的價值判斷,會有哪些潛在問題,才可避免陷入盲從的陷阱。
首先要思考的是,器材的價格是如何定出的?研發,材料與製造成本當然是考量的因素,但對這行業的內情稍有認識的人會知道,這只佔了定價的很少比重。其它的部分,主要還是取決於品牌與消費者心理等非實體因素。尤其在近年來,音響和時裝珠寶等精品的價位思維,已經越來越類似。而且購買者去購得商品的動機,也逐漸近似。亦即不再以實際的用途為主要考量,而是「擁有」本身所衍生出來的其它附加價值,例如尊貴感,作為標的。
從廠商的角度,為了在這樣的市場需求得到最大收益,就必須在一段時間的間隔,推出價位更上一層樓的指標性新產品。這樣對業者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可以提升或維持品牌的「尊貴」形象。其它方面,還包括了成本與獲利的考量。如果一件器材可以得到高利潤,會比賣好幾件低利潤的器材要來得划算。
至於價格高低與音質的關連性,如果從可測量的數據來看,其實是很小的。尤其在近代,因為高品質的零件取得容易,再加上基本技術發展成熟,絕大多數在市面上商業販售的器材,其失真及頻率響應等基本特性的數據,差異都不大。而高價器材的「高貴」音質,主要是在電源,震動控制,及RF電磁波隔離等方面下功夫,以人耳做微調voicing
所得到的結果。因此,用家如果自己把電源/避震等方面做好,價位不同的器材,差異性就會減少許多。
另一個例子,在我的經驗裡,同一廠牌的唱頭,從低價到最高價位,所測量出來的頻響,分離度與失真數據,幾乎看不出來與價位的關連性。有些廠牌較低價位的唱頭,測得的數據還比價格高10倍的型號要優秀。高價唱頭在音質上的主要優勢,主要在於廠家使用不同的材料與震動控制,造成泛音特性的差異,然後通常再以人耳來做微小的調整,修飾出一般人所認同,有價值感的聲音特性。但這些特性,是在廠家的設定狀況下所微調出來的,因此想要得到同樣的音質效果,就必須盡量接近原始的參數設定。這就是為什麼要仔細地使用各種可靠的工具,將唱頭調到最佳化的原因。否則,投資大筆預算所得到的音質效果,不會比相對低價的唱頭來得好。舉例來說,前一陣子,有朋友拿了定價美金1萬5千元的唱頭來給我檢查。顯微鏡看來沒問題後,就簡單地裝上唱臂確認發聲正常。在沒有用SOP調整的情況下,所得到的音質效果與細節,還比不上調整到位的參考唱頭,定價3千美金左右。
所以我常會建議,一開始玩音響就只專注於高價機的人士,要不定期換用一些平價的器材,並且試著把它們的性能發揮到極致。這樣就會知道,到底高價器材的真正價值是在哪裡。也才會開始有baseline的概念,不致發生高價器材沒調好,聲音其實比平價器材還差,卻還不自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