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4, 2022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九

Ansermet Memorial Album: Ansermet Rehearses The Firebird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安塞美指揮

London FBD-S-1

 這曲子的好錄音相當多,曾經上過TAS發燒榜的版本就至少有三到四個,所以實在沒什麼必要再來插花。在此主要是推薦第一張,安塞美排演的過程。

這是安塞美過世前最後錄音之一,帶的是新愛樂交響樂團(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有許多人可能參觀過樂團排演或看過錄影,但幾乎都是為現場演出作準備。為錄音而作的排演,實在非常少見。所以不管錄音效果是否發燒級,這張唱片絕對值得一聽。各位可能會問,為現場演出和為錄音而作的排演,會有什麼不同?在這張唱片中,安塞美對小提琴組講的一句話,「Too soft for the microphones.」,讓我們知道,講求細節的音樂家,會考慮到人耳聽現場演出及錄音的差別,來作詮釋上的調整。這對我輩發燒友來說,實在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簡而言之,除非是現場錄音,要不然從唱片上聽到的音樂演奏,不太可能和現場演出完全一致。

音響效果方面,這排練過程也是充滿了趣味。安塞美的說話聲在音樂廳中,殘響十分豐富。低頭看譜,轉頭面對或側對麥克風,情緒平靜或激動,都可以聽出差異。特有意思的是,他用指揮棒敲打譜架的聲音,非常適合用來測試音響系統小動態的響應。(在我的幾對喇叭中,Quad ESL-63在此輕易勝出。)其它還有樂團成員的咳嗽,椅子移動,翻譜聲等,都提供了多量的空間情報。各樂器的位置是否能清晰辨認,當然不在話下。排演結束眾人拍手,樂團座位安排成的扇形也立刻浮現。第二面排演第133小節起的段落,以及206小節,安塞美和定音鼓手的對話,不管是純粹音樂愛好者或發燒友都不應該錯過。

MercuryComposer and His Orchestra比起來,那錄音中Hanson幾乎從頭到尾是面向麥克風。所講的話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趣味性較低。從說話聲的堂音上判斷,Mercury錄音所在音樂廳應是比較小。

至於第二張火鳥全曲錄音,和MercuryDorati「範本版」比起來,堂音比例較多,動態較溫和,整體上為壓迫感較低的演奏和錄音。木管位置稍嫌遠,與弦樂組之間距離太大了些。(安塞美早期的London錄音我很久沒找出來聽了,快忘了是什麼樣子。)根據我以前坐在第四排,聽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演出火鳥的記憶,Dorati版的音效還是最接近現場前排的感覺。MTT的節奏處理也近似Dorati,較有戲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