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主要是談因為聽/看到盤式帶而引起的回憶。這回才說主要的心得要點。還要在此感謝Y先生的招待,才聽到這麼多稀有的高品質母帶拷貝。
多年未曾接觸盤式帶後,聽到的感覺,首先是好像聲音裡少掉了些什麼。與習慣的黑膠唱片比起來,聲音的表現樸素很多,甚至相當平淡。可以說像是吃久了有味精的食物,然後嘗到天然原味一樣。
稍微用頭腦分析一下,就開始理解到,聲音裡頭少掉的,大多是不好的成分。唱片在刻片及重播時,因機械摩擦或共振而產生的音染,平常聽久了,可能已是我們習以為常而認為理所當然,甚至還以為是原始錄音的一部分。舉例說,海菲茲的琴聲,比較資深的唱片玩家應該都會有既定的印象。這次聽的高品質母帶拷貝的小提琴聲(RCA出的西貝流士協奏曲),有黑膠的甜美感,這是CD上難以找到的。但在強音的 attack, 又比黑膠和CD細膩很多,少了許多的金屬質摩擦感。有不少人認為這種摩擦感是海菲茲所表達的「憂鬱情懷」,但實際上,熟悉現場琴聲的人,應該會知道這是後天造成的音染,甚至是某個刻片或重播時失真的表徵。一般來說,如果把播放黑膠的唱頭/臂調到在強音時像盤式帶如此平順,那就意味著要犧牲掉整體的動態,使得音樂變得相當平板無味。
而和以前聽過此錄音的CD比起來,盤式帶明顯完勝之處,在於大動態時的自然開闊感,似乎還有用不完的 headroom。另外聲音的收尾處,尤其是弱音處的自然 decay ,層次豐富很多。此外,音符和音符之間的靜止,有安定感而不是那種所謂的「數位死寂」。
當天聽到的其他錄音,還包括有 Verve 出的 Ella Fitzgerald, Clap Hands Here Comes Charlie 專輯,和 David Oistrakh 拉的貝多芬協奏曲,等等。詳細的討論,另文再敘。
整體說來,盤式帶的播放,有一種令人特別感到放心,可以稱之為「對的感覺」,讓有足夠聆聽現場經驗的人,拍腿說「啊,這才是正確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