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3, 2022

科學與非科學調聲的衡量

 各式各樣的科學或非科學的調聲方式及道具,我都會盡量以開放的態度來看待。因為,人類對自己如何來聽/察覺聲音,還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而許多理論上不該會有影響的因素,像是不同線材和墊材,音質卻會出現極大的差異性。但是,基於以前受過的教育訓練,我個人還是盡量採用和科學沾得上邊的途徑。原因並非我認為那些奇門遁甲之術沒有效果,主要是因為,光是有科學根據的方式及道具,就已經有太多的選項了,實在沒有時間精力去嘗試更多在此範疇之外的可能性。

而市面上的眾多調聲產品,可以大致講出科學根據的也很多,然而大部分都還是相當牽強,很多都是在事後找一個理論硬套上去來解釋工作原理。對我來說,這些東西雖然有效果,但若不是經過正式研發過程得出的結論,往往在經過一陣子的試用後,就聽出明顯的音質缺陷。例如有不少憑藉設計師本人的耳朵及主觀意識製作出來的調聲神物,往往存在明顯的音色癖性。少數嚴重的情況,把頻率響應都改變了,比較普遍的,是改變了泛音的結構。這樣的作法與我的中性無音染理念不合,而且聽了一陣子後,會發現各唱片品牌的錄音,聽起來都變成同樣的音色,覺得無趣。另外常見的情況,是把聲音軟化,各種聲音都沒稜角,或以增加電容量的方式,讓弦樂變得特別甜美。其結果就像是乘坐懸吊很軟的汽車,短期內覺得舒適,但久了反而容易感到疲憊,不耐久聽。

前面提到過,我們聆聽音響播放錄音時,就像是觀看錄製好的影片,雖然無法完全擬真原來實體景物,但重要的是,要盡量保存原有媒體裡的資訊內容(information content)。如果播放用的光學鏡頭不夠乾淨,或者投影的螢幕上有雜物,那就會造成失真及訊息的損失。而調聲的方式及道具,應該要以去除這些外來的干擾為優先。在這些消除失真的效果還未達到一個適當階段之前,如果先去講求音色的美化,就免不了脫離忠實與高傳真的路徑,變成去製作出心目中所認為,應該有的聲音。反之,把震動控制,電源等基本要項處理好,就像把投影鏡頭擦乾淨,播出更接近原來拍攝的影像,如此來呈現原來攝影師/錄音師意圖表達的美感,會比較符合HiFi的基本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