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24, 2022

高價黑膠唱頭的音質

 無論受過多少正式的教育,每個人對事物都免不了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成見,例如認定價格高的商品一定好,幾乎已經是舉世通行的價值觀,而在音響界這種現象尤其明顯。只要去查一下,已經算有相當公信力的Stereophile雜誌推薦器材榜單裡,A級,B級,C級的器材,就很容易看出,價格與評價等級的密切關連。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既然多數人的價值判斷就已經被制約,看到這樣的趨勢,自然覺得理所當然而不去質疑,甚至將這些榜單視為聖經。然而仔細去探究,雖然其中有不少可用的資訊,所牽涉到的還有很多是複雜的政治與商業利益糾結。

以黑膠唱頭為例子,除了極少數例外,列入A級的產品必然比B級要高出一截,BC級之間的相對關係亦如此。而去分析那些列入A級的唱頭,在配備方面幾乎都具備了形狀特別的針尖及/或特殊材質的針桿,或許再加上各種不常見的外殼材質與加工方式。然而仔細去探究唱頭的製作過程就會瞭解到,大多數廠牌唱頭的內部核心組成,在不同型號都幾乎是共通的,主要的差異在於前述的針尖,針桿與外殼。這些不同處肯定會造成音質上的區別,但是否真的都是往上提升的方向,就見仁見智了。就我近年來的研究心得顯示,高價唱頭的音質的確與較低價位者有區分,不過關鍵的來源並不在這些列出來吸引消費的項目,而在於廠方花在測試,分類,調音等步驟的過程。

MC動圈唱頭來說,很少唱頭廠牌可以從頭到尾,每個零組件都自行製作生產,某些部分必然要依賴外包OEM。像是線圈的繞製,以前有數家日本著名廠牌都委託台灣手工完成,運到日本經過測試分類後,才組裝成唱頭。分類時,測試結果最好的線圈就保留給高價型式,其次的就給中價型式,以此類推。即使在今日,這種代工運作模式還是相當普遍。甚至有些廠牌的各型唱頭事實上是一樣的東西,但在唱頭組裝好之後,詳細測量關鍵數據分出等級,再將每個等級標示為不同型式。高價的型式,除了數據合乎高標準之外,在出廠前還要由經驗豐富的專人,仔細調整音質,達到該廠認定的「高價唱頭聲」,才會上市銷售。

至於什麼是「高價唱頭聲」,每個廠牌都有所不同,但從我自己擁有的幾個定價超過一萬美元的唱頭,及幫友人調整各種唱頭的經驗,觀察近年來的趨勢,可以歸納出幾個共通點。首先,這類唱頭在音質上一定要細膩,而且重要的是,即使沒調整到最佳狀態,還是要有高級細緻的聽感。其次,必須在面對大音量爆棚樂段時,給人輕鬆而面不改色的印象。低頻的表現,必然要夠足夠猛。此外就是還要有一些「特異功能」,例如輝煌的樂器音色質感,空氣感,動態猛烈感等,可以立即抓住聽者注意力並顯現其特長,是較低價型式所沒有的。

要達到以上的目的,除了靠篩選零組件,例如將打磨得最平整光滑安裝得最好的針尖,還有繞得最工整的線圈保留給高價型式之外,就是組裝成唱頭之後經耳朵試聽,再慢慢微調包括懸吊/阻尼,針桿角度,零組件之間接合的鬆緊程度等等,來使唱頭發出所追求的聲音特性。不過在這些以耳朵修飾的過程,幾乎無可避免,會造成廠家認定是「次要條件」方面的一些犧牲。最常見到的,是唱頭的分離度數據,在同廠牌的各型唱頭裡,高價位型式的分離度數據都會比低價位的來得差。這就是為了調出「高價聲」,通常會將針桿角度調得比較陡,來讓音質飽滿且低頻與動態更有震撼感,同時循軌能力會較佳,即使沒調整好,在大動態段落也不容易破聲失真。至於分離度雖然變差,除非在調整到位的系統上,與分離度較高的唱頭直接切換比較,否則一般人是沒有感覺的。

以我自己擁有的L牌唱頭(每個現役型式我都有)為例子,從低價到高價,以測量數據來看,越貴的分離度越低,而針桿角度也越陡。雖然每個型式的說明書上都寫著針桿角度為20度,實際上只有最低價的型式在23度左右,而最高價的會陡到27度以上。當今幾個其它名牌的唱頭也是類似趨勢,甚至超過3040度都曾出現。而除了犧牲分離度之外,針桿較陡時,連帶會使IMD互調失真增加,聽感上電子機械感(electronic glare)較多而輕鬆感較差。但是,多數去買高價唱頭的人士,似乎對這些方面並不在意,可能還覺得聲音特別刺激過癮。而且針桿較陡,在唱頭使用一陣子後,如果阻尼/懸吊有所變異,以正常針壓播放時,唱頭下沈至較低高度,也不會出現整個唱頭底部觸底,摩擦到唱片表面的情況。出現這種問題的話,用家絕對會抱怨,必然要求回廠檢修,對廠方來說是件很麻煩的事。因為將組裝好的唱頭拆開,調整維修之後再裝妥,最後還要經調聲過程,才能回到原始狀態。所以大多數廠家,在處理MC唱頭需要維修的情況時,都寧可換一個全新唱頭給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