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不少廠牌只是將別牌的唱頭成品,拿來稍作改裝,或甚至只是測試分等級,就以高出原來定價甚多的價格,用自己的品牌上市,而居然還得很高評價,賣得很不錯。日本老牌的Denon DL-103唱頭至今已經穩定生產了數十年時間,因為價格不高,音質表現中規中矩,就成為許多人用來添加「附加價值」的基礎。有些廠家還會明白標示,他們就是將DL-103拿來分類,例如經過測試分類為高中普三級,然後以不同價格出售。有的是將原來的外殼,換成比較堅實而有份量的形狀材質,說這樣使音質因而大幅提昇。有些則故意掩飾而絕口不提,外觀上讓一般人也看不出來。例如某歐洲高價品牌,將DL-103原來的鋁質針桿剪斷一截,接上寶石針桿並以特殊形狀針尖取代原來圓錐針尖,外殼加裝更換成特殊材質,然後以定價遠超過一萬美元推出在銷售。
光是將唱頭安裝固定在唱臂上時,螺絲的鬆緊度都會對音質有很大影響了,那將原來唱頭上的組件換掉,音質必然會改變。例如更換外殼,即使質量不變,除了共振的模式會有變化之外,與唱臂之間的接合介面等方面也會有所不同。而如果外殼質量明顯改變,唱頭還是用原有的阻尼,那牽涉到的還包括與唱臂質量的搭配。這些因素,都必然會改變原來音質特性,而且不見得是正面的影響。例如阻尼不變,整個唱頭質量增加使低頻共振頻率變低,原本與之搭配良好的唱臂,很可能就不再合適。而將原來針桿接上一段寶石針桿及特殊針尖,除了給人高級的印象之外,對傳遞溝槽訊號至線圈的過程,其實可能弊多利少。例如針尖隨著訊號振動,向上傳遞至線圈的過程,針桿不同材質間的接合處,必然會有反射現象,使部分能量傳回針尖。而且接合處多數是用黏著與套環,在傳遞能量時也有不少副作用。
不過,只要外觀與聲音與原來唱頭有所區隔,然後標示高價,就會有催眠效應,讓不少人把「不同」當成聲音變得很厲害。買家因為花了大錢,即使事後覺得聲音表現不佳,也往往不敢張揚,免得被說是耳朵不好,聽不出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