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0, 2022

認識黑膠的先天限制之二:器材製造與調校的誤差

 製作與播放黑膠的器材,因為包含了電磁與機械的交互作用,有許多環節的器材/組件,無可避免會存在有誤差的問題。在這不討論刻製黑膠的部分,光是唱針/針桿/唱頭/唱臂/唱盤,各個部分,不論價位多高,都免不了先天及後天的誤差。

先天的誤差,源自於設計,製造的過程。像是唱針安裝在針桿,就是誤差的主要來源之一。例如圖12,都是從唱頭的正面用顯微鏡拍的照片。可以明顯看出,一個是朝順時針,另一個是朝逆時針方向歪斜。而且,這都是相當高價位的唱頭,定價超過美金5000元。事實上,這種情況相當地普遍。據我觀察半百個左右唱頭的經驗,不管是什麼價位,超過半數以上,都可以明顯看出歪斜的狀況。而稍微歪斜的,就更為普遍了。

3則是從唱針下方看,可以看出針尖安裝在針桿上有些許的角度歪斜,這是稱為zenith 角的誤差。一般安裝唱頭,用尺規設定循軌切線時,大多是以唱頭的針桿為依據。這種誤差所造成的問題,主要在於即使針桿對正了,針尖與溝槽的角度卻還不是所想要的。這種誤差的普遍程度,我目前的經驗顯示,比較不普遍,但還是有相當的百分比存在。

另一方面,後天的誤差,則牽涉到調整與設定,還有各個環節互相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在實際播放時,一定會存在不精確的現象。舉例來說,刻片時刻片頭的角度,一般人幾乎無法確切知道,因此唱頭播放時的SRA,很難完全與刻片的角度完全一致。有些唱片,可能碰巧剛好與使用唱頭的SRA很接近,播放起來就特別好。而如果角度差得多,聽起來就可能比較差。那有人會說,每一張唱片都做調整,不就好了嗎?但事實上不是那麼簡單,這在後面講VTA/SRAazimuth/HTA時會作討論。

從這觀點,就可以瞭解,調得再精準的播放系統,也不可能把每張唱片都唱出最佳狀態。也因此,「我用最貴的器材,調得最好,聽到的就肯定對」,「其他人聽到與我不同的一定錯」,用這種邏輯,絕對是因為無知所造成的傲慢(ignorance breeds arrogance)。例如,常有些「專家」會說,「如果你沒聽到XXX,一定是器材或調整不好」。其實,不可否認的可能性,是他自己系統有問題或沒調好,加強了某些效果/頻段,而其它有些地方該聽到的卻沒聽到。所以我一直主張,若要以黑膠做音源來評論器材,或甚至正式地評論一張黑膠唱片,應該要將評論者使用的播放系統的測試數據公開。如果,連起碼的頻率響應或分離度等,都到不了Hi-Fi的基本標準,那得到的聽感結論,要如何讓人信服呢?





Thursday, September 8, 2022

認識黑膠的先天限制之一:失真

 黑膠這媒體的失真程度有多高?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大致上可以說,目前有定義且可量化的失真數值,黑膠的失真率絕對遠遠高於CD或其它高品質的數位媒體。但這代表數位媒體有絕對的優勢嗎?那倒也不見得。主要關鍵在於,這些失真的定義,與人耳的聽感之間的關連有多少。

例如諧波失真,人耳對它的敏感度其實很低。用測試訊號及Visual Analyser之類頻譜儀 20 20k Hz 的掃頻實驗。可以明顯看出,黑膠從 2k 左右開始,就會有明顯可見的2倍頻率失真產生。同樣的測試在CD的情況,完全看不到類似的失真情況。但是,黑膠測試時,從喇叭聽起來並沒有感覺,也就是正常正弦波的「嗚」聲,察覺不出更高頻的失真成分。還有,一般公認偶次的諧波失真,對人耳來說是悅耳的,而真空管機「好聽」,多少與此有關。而黑膠聽來高頻比CD舒服,多了2倍頻失真成分,應該也是類似的作用。

另外,從相位方面來看,用黑膠播放強度不高的正弦波訊號時,可以看到波型完整沒問題,但不在固定位置,是會移動的。而CD的正弦波實驗,可以看到波型幾乎完全不動。這代表黑膠播放時,訊號的相位是一直在飄移的,但人耳其實幾乎沒有感覺。此外,一般支點臂,播放一面唱片時,只有在兩個零點(null points)是沒有循軌誤差的。也就是唱針在接觸溝槽的左右聲道時,於多數情況,其中一聲道會早或晚一些些。這樣的時間差,也是一種相位失真,不過多數人也聽不出來。

所以,黑膠的失真,可說比比皆是,無所不在。而目前所定義的各種失真,與聽感之間之關連性,也許並不見得有直接對應。但黑膠播放時的失真數據,卻是用來設定播放系統的重要指標。也就是說,失真本身也許不見得聽得出來,但把失真的行為,依據物理原理調至最佳狀態,這就可以使其它目前沒有定義,但人耳卻相當敏感的特性,表現得最好。像是我常講的側向力/抗滑,就是典型的例子。


無知所造成的傲慢

 「我用最貴的器材,聽到的就肯定對」,「其他人聽到與我不同的一定錯」。

用這種邏輯,絕對是因為無知所造成的傲慢(ignorance breeds arrogance)。例如,常有些「專家」會說,「如果你沒聽到XXX,一定是器材或調整不好」。其實,不可否認的可能性,是他自己系統有問題或沒調好,加強了某些效果/頻段,而其它有些地方該聽到的卻沒聽到。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22

黑膠播放的「舊」理論?

 正確的理論,應該是不分新舊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甚至更老的牛頓力學,到現在還是屹立不搖。這裡說是「舊」,其實主要是凸顯,這些關於黑膠的理論,絕對不是我發明或憑空想出來的。早在19601970年代,許多關於黑膠播放系統,設定一些參數的標準程序,早就存在於像廣播電臺等專業的環境。只是當時沒有得到一般消費者的理解與重視,而到後來數位CD出現,也就逐漸被淡忘了。

舉例來說,做抗滑的調整時,播放300Hz左右的mono正弦波訊號,然後以示波器等儀器來觀察失真的情況,早就是廣播界公認的作法。但在那個年代,示波器又大又貴又笨重,不是平常人可以操作。況且在CD出現後,廣播電台就很少用黑膠片了,因此就很少人再持續這方面的作為。而TASHi-End雜誌,也不曾仔細去發掘思考這方面的問題。直到近年來有少數人對這方面的研究,才開始又被提出來討論。

而我想要推廣的,就是要讓大家對這些科學的基礎產生興趣,得到足夠的理解,認知到黑膠媒體在追求高傳真/低失真的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並藉此知識以嚴謹的法則來解決相關的設定/調整問題。

Sunday, September 4, 2022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十

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 No.2

David Oistrakh小提琴獨奏,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伴奏,Alceo Galliera指揮

EMI SLS5004(套裝中之一)

又一張普羅高菲夫的曲子,也是以音響效果為主要考量。其實我個人對他寫的標題音樂(如芭蕾舞和戲劇音樂等)評價較高。他的絕對音樂作品如交響曲及協奏曲,有些樂段不時給我堆砌音符的感覺。

RCA海菲茲版是TAS榜上的發燒片,不論是音響上或演奏上,整體來說都比較hot,是充滿活力及陽剛氣的錄音。為了凸顯海菲茲的琴技,很顯然的可以聽得出來為了他的獨奏部分加了專用麥克風,完整描繪出海菲茲獨特的琴聲音色。但也造成強音時琴聲略有粗糙感。Classic Records再版也許在這方面會有所改進,但我還未聽過所以無法驗證。

和海菲茲版比起來,Oistrakh版乍聽之下會令人以為是在演奏另一首曲子。風格上要比海菲茲版低調很多,沒有誇張的表演,而以纖細陰柔取勝。但音樂表情細膩,使曲子顯出格外不同的淒美風情,令我聯想到兩次在現場聽Midori拉琴的感覺。錄音重點很顯然不在表現大師的炫人琴技,小提琴的音量大小並不特別突出。位置在較遠處,接近現場聆聽時,坐在2030排的感覺。但Oistrakh的琴聲個性,仍捕捉得很成功。音色優雅,弱音表情豐富,尤其第二樂章撥弦的表現令人激賞。而且琴聲在廳內的殘響量也收錄得恰當,感覺上和整首曲子的詮釋有相輔相成的效果。空間感方面,小提琴與樂團的大小比例並不能說完全符合現場,小提琴形體還是稍大了些,但已經比大多數協奏曲錄音好很多。樂團音場比海菲茲版窄些,但要深上許多。這也是EMIRCA兩個公司錄音上的典型差異。孰優孰劣,應是各人喜好的問題。我自己則比較偏好EMI錄音的樂器位置安排,因為整個樂團的弧形和外圍的邊際(boundary)較明顯。另外,聽這唱片時,請注意大提琴和中提琴組的位置,是否與一般不同?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九

Ansermet Memorial Album: Ansermet Rehearses The Firebird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安塞美指揮

London FBD-S-1

 這曲子的好錄音相當多,曾經上過TAS發燒榜的版本就至少有三到四個,所以實在沒什麼必要再來插花。在此主要是推薦第一張,安塞美排演的過程。

這是安塞美過世前最後錄音之一,帶的是新愛樂交響樂團(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有許多人可能參觀過樂團排演或看過錄影,但幾乎都是為現場演出作準備。為錄音而作的排演,實在非常少見。所以不管錄音效果是否發燒級,這張唱片絕對值得一聽。各位可能會問,為現場演出和為錄音而作的排演,會有什麼不同?在這張唱片中,安塞美對小提琴組講的一句話,「Too soft for the microphones.」,讓我們知道,講求細節的音樂家,會考慮到人耳聽現場演出及錄音的差別,來作詮釋上的調整。這對我輩發燒友來說,實在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簡而言之,除非是現場錄音,要不然從唱片上聽到的音樂演奏,不太可能和現場演出完全一致。

音響效果方面,這排練過程也是充滿了趣味。安塞美的說話聲在音樂廳中,殘響十分豐富。低頭看譜,轉頭面對或側對麥克風,情緒平靜或激動,都可以聽出差異。特有意思的是,他用指揮棒敲打譜架的聲音,非常適合用來測試音響系統小動態的響應。(在我的幾對喇叭中,Quad ESL-63在此輕易勝出。)其它還有樂團成員的咳嗽,椅子移動,翻譜聲等,都提供了多量的空間情報。各樂器的位置是否能清晰辨認,當然不在話下。排演結束眾人拍手,樂團座位安排成的扇形也立刻浮現。第二面排演第133小節起的段落,以及206小節,安塞美和定音鼓手的對話,不管是純粹音樂愛好者或發燒友都不應該錯過。

MercuryComposer and His Orchestra比起來,那錄音中Hanson幾乎從頭到尾是面向麥克風。所講的話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趣味性較低。從說話聲的堂音上判斷,Mercury錄音所在音樂廳應是比較小。

至於第二張火鳥全曲錄音,和MercuryDorati「範本版」比起來,堂音比例較多,動態較溫和,整體上為壓迫感較低的演奏和錄音。木管位置稍嫌遠,與弦樂組之間距離太大了些。(安塞美早期的London錄音我很久沒找出來聽了,快忘了是什麼樣子。)根據我以前坐在第四排,聽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演出火鳥的記憶,Dorati版的音效還是最接近現場前排的感覺。MTT的節奏處理也近似Dorati,較有戲劇張力。

Thursday, September 1, 2022

黑膠唱盤設計:能簡單就簡單,該複雜才複雜

 這就像擴大機的放大線路一樣,在訊號通路裡,元件用得多了,也許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也會造成能量損耗及雜音的問題。例如平衡式放大電路,雖然有其理論上的好處,但實際上如果正反相線路的特性不完全匹配,會造成更多麻煩。

唱盤的設計,其中一個類似的概念,就是用幾個馬達來抵銷震動。在理論上這是不錯的想法,但實際上,如果幾個馬達加上皮帶的震動特性沒有完全協調,造成的震動還反而更大。而且,即使剛出廠時的狀況是好的,在使用一陣子後,機械零件的特性總是會變化,不協調的情況會開始出現。所以,到頭來,還不如多花些工夫把單一馬達的驅動機構做得精密些,比較實際。

其它例如用兩個轉盤正反轉,想要達到的目的雖然有些物理意義,但從工程角度看,除非是轉速高到像是直昇機螺槳的地步,才有必要去認真考慮。而且即使真的要處理這問題,也有其它簡單有效的方案。不必要的機械複雜度所衍生的潛在問題,與前面多馬達的情況是類似的。

如果做得很複雜的目的,不是為了性能或音質,而是為了引發購買欲,那就屬於另外的討論範疇了。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八

A Christmas Offering

Leontyne Price女高音獨唱,維也納愛樂伴奏,卡拉揚指揮

London OS25280

聖誕歌曲 的錄音真的多到可以說是氾濫。若要我挑一張音樂上可以百聽不膩的,Nonesuch出的Sing We Noel,大概勉強可接受。在這裡選這張超通俗(甚至說俗氣也不為過)的聖誕歌曲集,大體是以音響效果著眼。Price的歌聲,音量是沒話說,但技巧上略嫌不夠細膩,低至高音換聲太明顯,可能不太適合唱這些藝術歌曲。London的錄音小組很忠實的把她的優缺點都捕捉在這唱片上。麥克風擺的位置不會離太近,讓Price歌聲的動態得以全部發揮。人聲位置不很前面,但胸腔共鳴的感覺和偶有喉聲等細節並沒有錯過。

根據解說,這錄音是由卡拉揚向London/Decca公司建議而製作。為Price伴奏這些歌曲,卡拉揚多採了低姿態,只有第二面Ave Maria一曲的前奏,可以見到大師的風格。他一向追求的細膩表情,在此展現無遺。大概也唯有維也納愛樂的弦樂水準,才能表達這種接近妖媚的美感。您可以聽到,他們運弓整齊之程度,連顫音都完全一致。這也符合了我多年前在現場聽他們演出的印象。

錄音中樂器的色調略暗,音色甜美而華麗,給人像是在看文藝復興時代的油畫名作的感覺。這方面和同時期London/Decca的有名歌劇錄音如指環及阿伊達等相當類似。請聽We Three Kings of Orient Are中的男聲合唱,還有木管的音色,是不是很漂亮?音場方面,合唱馬蹄形和樂團樂器分佈都有London錄音一貫的高水準。O Tannenbaum中的童聲及其它各聲部相對位置,是系統解析能力的標竿。God Rest Ye Marry Gentleman裡大鍵琴音色極佳,位置在舞台左後深處。第一面最後一首Vom Himmel Hoch,管風琴的低音頗有表現。第二面第一首由Price清唱,可以從殘響長度大略估計空間大小,還可聽到音樂廳內(還有廳外噪音)的許多小細節。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七

Huffnung’s Music Festivals

EMI SLS5069

和古典音樂有關的幽默,我都蠻有興趣。像是較早期的Anna RussellVictor Borge和近代Peter SheckellePDQ Bach系列(我還在Ann Arbor看過他的現場演出)都讓我看/聽得津津有味。當年在密西根唸書時,印象最深,最難忘的幾場音樂會,就包括了異想天開的萬聖節音樂會Halloween Concert。從天花板倒吊著,指揮史特勞斯的蝙蝠序曲的景象,這輩子大概難以再見到。

Gerard Hoffnung1925-1959)是英年早逝的漫畫/幽默家。Hoffnung音樂節就是由他創立。猶記得多年以前,音樂與音響雜誌曾有專文介紹。和PDQ Bach系列比起來,這套唱片中的笑點較含蓄。而且沒有旁白,聽唱片時動作又看不見,所以有時難免搞不清現場觀眾為何而笑。節目方面,第一張1956年的演出應是最精采,管風琴,鐘聲,槍聲,加上大混戰的鋼琴協奏曲,娛樂性頗高。

這套唱片共有三張,前兩張1950年代的錄音,音響效果也絕對不差,但只有第三張(1961年,Hoffnung過世後的音樂會)絕對是發燒級錄音,臨場感令人聯想到London/Argo的諾亞方舟。音色上可以明顯聽出全是用真空管的器材來錄製,高低頻延伸比現代錄音稍差些。和一般現場音色比起來略亮──有時令人聯想到Mercury的錄音,但樂器質感細節和真實感十足。堂音,空氣感及直接/間接音的比例恰到好處。銅管厚度及爆發力也肯定是一流水準。特別是定音鼓鼓皮味極佳,大小很近真實。低音鼓震撼感略嫌不足,但音色正確。獨唱,合唱人聲及樂團相對位置很接近現場,可辨認出歌者與前/後排樂器的相對位置。鼓掌聲,笑聲,及其它現場嘈雜聲都有高水準表現,不輸其它任何現場錄音,像是RCA名盤Belafonte在卡內基廳的演出。

該音樂會每次都會安排一首不搞笑,正經演出的曲目。例如1961年就請到Walton指揮他自己的Belshazzar’s  Feast。可惜的是這套唱片並沒有未收錄。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六

Profofiev: Romeo and Juliet

倫敦交響樂團,普列文指揮

EMI SLS864

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好錄音極多,在TAS榜上的就一大票。奇怪的是這套就偏偏缺席。而是馬捷爾的Decca版上榜。

Decca/London版比較,EMI版低頻量感少些,但解析度及透明度較好且有足夠的爆棚動態。低音鼓及定音鼓的大小和位置都與現場印象大致符合。弦樂並非超甜美型但十分悅耳,有光澤,摩擦感和滑潤感之間有良好平衡。銅管厚度特佳,尤其法國號類似聲樂頭聲的表現,真實感十足。土巴號的重量感也頗引人注目。

特別值得嘉獎的是,整體上直接聲與反射聲收錄份量比例非常好,不乾燥,大動態時不亂,各樂器仍清晰可辨。個別樂器的爆發力,如鈸,略差於Decca/London版,但全面動態並不遜色。

還有不論樂段強弱,樂器形體大小和整個樂團的比例不會改變。不像Decca版時有highlight過度的情況,使得鈸或其它打擊樂器傾力而出時,全面主宰了音樂畫面。而且在我聽來,音場各部分整合極佳,遠勝Decca版。各樂器聲部所在空間銜接良好,沒有明顯縫隙或不自然之處。第一及第二小提琴群的位置分佈,尤其令人讚賞。整個樂團音場扇形夠深,形狀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