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7, 2022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五

 Bach: The Art of Fugue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 Fields,馬利納指揮

Philips 6747 172

Philips的錄音技術,似乎較適合處理這種小規模的編制。像是近來極搶手,阿卡多演奏的四季及羅西尼弦樂奏鳴曲。大規模樂團編制的錄音,則往往收錄殘響的比例太多,大音量時造成渾濁或模糊。

不論對音響迷和音樂迷來說,整體上這應該是聽來很有娛樂性的錄音傑作。弦樂器,木管樂器(尤其英國號),以及管風琴的音色及音像定位都非常出色。頻率響應極寬廣,富含超高頻細節。低頻限於樂曲本身,雖無爆棚效果,卻也少可挑剔之處,像管風琴就表達得中規中矩。四重奏樂段的音場,和大鍵琴的高低音相對位置,都清晰可辨。此外,編曲方面馬利納本人親自參與,比有名的London/Decca孟興格版來得活潑,用了較多樣化的樂器音色來吸引聽眾。演奏詮釋頗富巧思,少了些學究味,多了變化和幽默。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四

Brahms: Clarinet Quintet

Members of the Vienna Octet

London CS6234

布拉姆斯是我最欣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裡,幾張比較有名的發燒級錄音,管弦樂方面,有TAS榜上阿勞彈的鋼琴協奏曲,London/Decca    安塞美指揮的德意志安魂曲。另外室內樂方面最有名的大概就是Mercury出版,Starker拉的大提奏鳴曲,還有演奏堪稱經典但音效僅差強人意,RCA出的,由魯賓斯坦彈的鋼琴五重奏。

聆聽這錄音,和前面那張貝多芬四重奏比較起來,形成蠻有意思的對照。如果用陽剛來形容那曲子及錄音,那這曲子和錄音就是陰柔的代表。還有大提琴及中提琴的位置,在此錄音中對調。如此一來,大提琴就不是正對麥克風,音量比起前一張少,尤其是低頻部分格外明顯。而中提琴的琴身「可見度」提高了,使它的聲音突出了不少。猜想這也是配合了布拉姆斯這首曲子的特性。一般四重奏樂曲的結構中, 中提琴常跟第二提琴同時擔任內聲部的和聲。但在這首曲子裡,中提琴除此角色之外,有特別重要的旋律和獨奏演出。所以讓它的聲音佔較大的份量,也是合理的錄音安排。

在中音透明度特好的系統(尤其靜電式喇叭)上聽來,Alfred Boskovsky悠揚的豎笛聲真是吸引人。特別是發揮樂器本身的自然共鳴泛音(natural overtone)時,令人為之驚嘆神馳。還有中提琴的低吟柔美音色和弱音表情,在此錄得特別出色。它偶而穿插的幾個獨奏音符,把樂曲淒美的基調給牽引出來。第二樂章應是這曲子的精華,不少人認為是古典音樂史上最浪漫的音樂之一。在此一些細緻的樂器表情,可能令人聽到忘了呼吸。第四樂章終曲的弱音收尾,小提琴的顫音,頗有餘音繞樑之感,也堪稱達到氣氛滿點。片尾華格納的慢版樂章,曲目少見。外加了低音提琴,適合用來考驗喇叭與房間。

我若沒記錯的話,Speaker’s Corner有出再版片。若一時找不到原版,應該也是值得收藏。


Wednesday, August 24, 2022

唱頭品牌的代換手法

 近年來有不少廠牌只是將別牌的唱頭成品,拿來稍作改裝,或甚至只是測試分等級,就以高出原來定價甚多的價格,用自己的品牌上市,而居然還得很高評價,賣得很不錯。日本老牌的Denon DL-103唱頭至今已經穩定生產了數十年時間,因為價格不高,音質表現中規中矩,就成為許多人用來添加「附加價值」的基礎。有些廠家還會明白標示,他們就是將DL-103拿來分類,例如經過測試分類為高中普三級,然後以不同價格出售。有的是將原來的外殼,換成比較堅實而有份量的形狀材質,說這樣使音質因而大幅提昇。有些則故意掩飾而絕口不提,外觀上讓一般人也看不出來。例如某歐洲高價品牌,將DL-103原來的鋁質針桿剪斷一截,接上寶石針桿並以特殊形狀針尖取代原來圓錐針尖,外殼加裝更換成特殊材質,然後以定價遠超過一萬美元推出在銷售。

光是將唱頭安裝固定在唱臂上時,螺絲的鬆緊度都會對音質有很大影響了,那將原來唱頭上的組件換掉,音質必然會改變。例如更換外殼,即使質量不變,除了共振的模式會有變化之外,與唱臂之間的接合介面等方面也會有所不同。而如果外殼質量明顯改變,唱頭還是用原有的阻尼,那牽涉到的還包括與唱臂質量的搭配。這些因素,都必然會改變原來音質特性,而且不見得是正面的影響。例如阻尼不變,整個唱頭質量增加使低頻共振頻率變低,原本與之搭配良好的唱臂,很可能就不再合適。而將原來針桿接上一段寶石針桿及特殊針尖,除了給人高級的印象之外,對傳遞溝槽訊號至線圈的過程,其實可能弊多利少。例如針尖隨著訊號振動,向上傳遞至線圈的過程,針桿不同材質間的接合處,必然會有反射現象,使部分能量傳回針尖。而且接合處多數是用黏著與套環,在傳遞能量時也有不少副作用。

不過,只要外觀與聲音與原來唱頭有所區隔,然後標示高價,就會有催眠效應,讓不少人把「不同」當成聲音變得很厲害。買家因為花了大錢,即使事後覺得聲音表現不佳,也往往不敢張揚,免得被說是耳朵不好,聽不出好的地方。

高價黑膠唱頭的音質

 無論受過多少正式的教育,每個人對事物都免不了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成見,例如認定價格高的商品一定好,幾乎已經是舉世通行的價值觀,而在音響界這種現象尤其明顯。只要去查一下,已經算有相當公信力的Stereophile雜誌推薦器材榜單裡,A級,B級,C級的器材,就很容易看出,價格與評價等級的密切關連。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既然多數人的價值判斷就已經被制約,看到這樣的趨勢,自然覺得理所當然而不去質疑,甚至將這些榜單視為聖經。然而仔細去探究,雖然其中有不少可用的資訊,所牽涉到的還有很多是複雜的政治與商業利益糾結。

以黑膠唱頭為例子,除了極少數例外,列入A級的產品必然比B級要高出一截,BC級之間的相對關係亦如此。而去分析那些列入A級的唱頭,在配備方面幾乎都具備了形狀特別的針尖及/或特殊材質的針桿,或許再加上各種不常見的外殼材質與加工方式。然而仔細去探究唱頭的製作過程就會瞭解到,大多數廠牌唱頭的內部核心組成,在不同型號都幾乎是共通的,主要的差異在於前述的針尖,針桿與外殼。這些不同處肯定會造成音質上的區別,但是否真的都是往上提升的方向,就見仁見智了。就我近年來的研究心得顯示,高價唱頭的音質的確與較低價位者有區分,不過關鍵的來源並不在這些列出來吸引消費的項目,而在於廠方花在測試,分類,調音等步驟的過程。

MC動圈唱頭來說,很少唱頭廠牌可以從頭到尾,每個零組件都自行製作生產,某些部分必然要依賴外包OEM。像是線圈的繞製,以前有數家日本著名廠牌都委託台灣手工完成,運到日本經過測試分類後,才組裝成唱頭。分類時,測試結果最好的線圈就保留給高價型式,其次的就給中價型式,以此類推。即使在今日,這種代工運作模式還是相當普遍。甚至有些廠牌的各型唱頭事實上是一樣的東西,但在唱頭組裝好之後,詳細測量關鍵數據分出等級,再將每個等級標示為不同型式。高價的型式,除了數據合乎高標準之外,在出廠前還要由經驗豐富的專人,仔細調整音質,達到該廠認定的「高價唱頭聲」,才會上市銷售。

至於什麼是「高價唱頭聲」,每個廠牌都有所不同,但從我自己擁有的幾個定價超過一萬美元的唱頭,及幫友人調整各種唱頭的經驗,觀察近年來的趨勢,可以歸納出幾個共通點。首先,這類唱頭在音質上一定要細膩,而且重要的是,即使沒調整到最佳狀態,還是要有高級細緻的聽感。其次,必須在面對大音量爆棚樂段時,給人輕鬆而面不改色的印象。低頻的表現,必然要夠足夠猛。此外就是還要有一些「特異功能」,例如輝煌的樂器音色質感,空氣感,動態猛烈感等,可以立即抓住聽者注意力並顯現其特長,是較低價型式所沒有的。

要達到以上的目的,除了靠篩選零組件,例如將打磨得最平整光滑安裝得最好的針尖,還有繞得最工整的線圈保留給高價型式之外,就是組裝成唱頭之後經耳朵試聽,再慢慢微調包括懸吊/阻尼,針桿角度,零組件之間接合的鬆緊程度等等,來使唱頭發出所追求的聲音特性。不過在這些以耳朵修飾的過程,幾乎無可避免,會造成廠家認定是「次要條件」方面的一些犧牲。最常見到的,是唱頭的分離度數據,在同廠牌的各型唱頭裡,高價位型式的分離度數據都會比低價位的來得差。這就是為了調出「高價聲」,通常會將針桿角度調得比較陡,來讓音質飽滿且低頻與動態更有震撼感,同時循軌能力會較佳,即使沒調整好,在大動態段落也不容易破聲失真。至於分離度雖然變差,除非在調整到位的系統上,與分離度較高的唱頭直接切換比較,否則一般人是沒有感覺的。

以我自己擁有的L牌唱頭(每個現役型式我都有)為例子,從低價到高價,以測量數據來看,越貴的分離度越低,而針桿角度也越陡。雖然每個型式的說明書上都寫著針桿角度為20度,實際上只有最低價的型式在23度左右,而最高價的會陡到27度以上。當今幾個其它名牌的唱頭也是類似趨勢,甚至超過3040度都曾出現。而除了犧牲分離度之外,針桿較陡時,連帶會使IMD互調失真增加,聽感上電子機械感(electronic glare)較多而輕鬆感較差。但是,多數去買高價唱頭的人士,似乎對這些方面並不在意,可能還覺得聲音特別刺激過癮。而且針桿較陡,在唱頭使用一陣子後,如果阻尼/懸吊有所變異,以正常針壓播放時,唱頭下沈至較低高度,也不會出現整個唱頭底部觸底,摩擦到唱片表面的情況。出現這種問題的話,用家絕對會抱怨,必然要求回廠檢修,對廠方來說是件很麻煩的事。因為將組裝好的唱頭拆開,調整維修之後再裝妥,最後還要經調聲過程,才能回到原始狀態。所以大多數廠家,在處理MC唱頭需要維修的情況時,都寧可換一個全新唱頭給用家。

Tuesday, August 23, 2022

我常用到的音響調整工具之7:Magic Eraser Sponge (魔術/科技海綿)

 請看圖12兩張我用顯微鏡照的針尖照片。第一張已經用了各式毛刷,還是無法清乾淨黏在針尖的東西。在用白色魔術海綿輕刮兩下之後,針尖才重見天日如圖2。

有人怕這樣用會把唱針刮斷,其實不必擔心。因為它牽引唱針的力,保證比在唱片表面唱的時候小。而且,以前 Linn 的老闆,不是還主張用打著火柴的砂紙來刮唱針嗎?

還有,圖1是因為常用液態的清潔方式,才黏了許多污垢,很難清乾淨。所以建議各位盡量避免用溼式的方法來做唱針清潔。用魔術海綿時,也不要再沾水。




我常用到的音響調整工具之6:測試訊號 CD

 不管數位音源好不好聽,其頻率響幾乎肯定是平直的,左右聲道平衡,整體失真也會比黑膠小。如果用黑膠為音源來調喇叭,問題在於,很多時候黑膠播放系統本身就不是調得很準確了,而唱頭的健康狀況也不清楚,頻率響應還可能不平,左右聲道又因為種種因素而不完全平衡。這樣也許還是可以將喇叭調到自己覺得「好聽」的地步,但對我來說,這不是追求低失真(和終極的好聽)的正確方法。

用數位音樂段落來調整,也要考慮到,音樂訊號本身錄音與混音是否真的平衡精確。一般我會建議,用數位音源播放 mono 的粉紅噪音(pink noise)將聚焦的音像調至最小,這樣可以保證,各頻率的左右聲道到達耳朵時的大小/時間一致。要更講究的話,再用左右聲道 out of phase (反向)的粉紅噪音,來確認聽起來沒有任何音像,這樣,調出來的音場會最寬最深。

把喇叭用標準訊號調到位了,再用此基準來調「好聽」,比較不會誤入歧途。下圖是我常用的,德國 Elac 出的測試CD






Tuesday, August 16, 2022

我常用到的音響調整工具之5:雷射測距儀

 這個工具在台灣很容易買到。大凡從事室內裝潢的業者,都會用它來丈量長度及面積。

音響上的用途,主要在:

1)確實瞭解自己聆聽室的長,寬,及高度,有助於對付低頻常發生的問題。

2)快速而準確地測量喇叭擺位,是否左右對稱及相對於各個牆面及聆聽位置的距離,以再生精確的音場。

我常用到的音響調整工具之4:雷射水平/鉛直標線

 這一般是在施作木工,泥工,或地板工程時,用來維持水平與鉛直的工具(圖1)。用在音響的調整上,也是一大利器。主要的功能有:1)唱臂/唱頭的水平,尤其是臂管並非粗細一致的情況。2)單隻喇叭的水平/鉛直,特別是音箱缺乏可參考平面的情況。3)用來將左右喇叭的高度,特別是高音單體的位置,調成一致(圖2)。

比較好的型式,即使擺得不正,它還是可以自動維持水平,打出水平線。如果歪得太厲害,無法正常運作,會發出警告聲。




我常用到的音響調整工具之3:輕量小型水平儀

 這在美國的五金行(hardware store)很常見,原本是用來把電線之類的東西拉成水平用的。下方有小缺口,剛好可以跨在線上。約十年前,我發現這東西,就買回去(因價錢便宜,試試無妨),試著跨在臂管上用來調唱臂的水平角度(圖12),結果發現還蠻好用的。但是,它只適用在唱臂管徑均勻一致的情況。像是SME V那種漸進粗細的情況就不能用。

另外還有一用途是,可以用來調整軟式懸吊的唱盤的轉盤水平。因為夠輕量,所以放在像是 Linn LP12 的軟盤,不會造成彈簧懸吊的偏離誤差。而且比起小型的圓形水平儀,它的測量底面積比較寬,精確度會比較好。




Sunday, August 14, 2022

AC電源裡的雜訊來源

 所有的器材都需要電源,除了少數用電池供電以及唱盤是交流馬達的情況之外,大多數都將交流電經過變壓整流後,轉成直流電,再給器材內部的零組件使用。原始交流電源理想上是單一頻率的正弦波,但實際上經過電線傳送,到達家中前就已經受到眾多的干擾,而滲入各種頻率的雜訊。這些進入交流電源裡的雜訊,可以說無所不在。從音響系統用電的觀點來看,又可分為1)以無線方式進入的,以及2)家裡面與鄰近公私單位的電器用品(含音響器材)所產生,以有線方式進入的。

有線的雜訊,來自各種的電器,包括音響器材。只要是用交流電來驅動的東西,都會有電源供應器會產生雜訊進入供電線路。這些雜訊,或許本身的基音(fundamentals)頻率不高,但連帶產生的泛音(harmonics)雜訊,會向上延伸到很高的頻段。電源供應器又可細分為傳統的線性電源,以及日益普遍的交換式電源。前者產生的雜訊,頻率範圍大約是10KHz 10MHz。後者則為67KHz200MHz,頻率較高而且較廣。除了電器的電源供應器之外,還有像是洗衣機,電梯馬達,冰箱/冷氣壓縮機等等,也都會因電磁作用(例如反電動勢)產生雜訊反饋到電源之中。上述的污染源之外,任何數位器材,例如電腦,手機,數位影音器材等,都有石英振盪器以極高的頻率在運作。它們會產生的污染,除了以有線的方式進入,還會以無線輻射的方式傳播,然後被天線效應感應到供電線路。這些雜訊的頻率範圍,約在8 MHz500 MHz

外來的無線雜訊是由各種方式產生且到處傳播的電波,因天線效應而進入供電迴路。像是收音機的AM/ FM訊號,無線對講機的訊號,手機的訊號等等,都有可能被各種的導線接收,轉為導線內的訊號,最後傳遞到家中。例如屋內的內電線路,長度在10米或更長的,就會成為接收中波AM訊號的天線。器材用幾米以內的較短電源線,會是FM訊號的天線。有些人,包括我自己以前在美國家裡,當電源沒有適當處理時,有時會從系統聽到廣播或無線電通話的聲音,就是這個道理。

無線雜訊會經由天線作用而進入到導線裡頭。而進入的程度多寡,與進入後傳遞難易程度及造成影響的大小,就與導線外的包覆,所用導體材質,繞線方式,粗細/長短等因素都有關係。例如不同波長的無線訊號,在接收時所需的天線長度長短不同。因此,某長度的導線,會與波長接近的訊號產生交互作用而變成接收天線。由於無線訊號的波長範圍極廣,因此不論多短多長的導線,總會有訊號會被它接收,所以很難避免。而在有線雜訊方面,不同的線材傳播訊號時,是否會使雜訊的傳播較容易衰減,也影響到最後進入器材的雜訊多寡。

不同的音響電源線會造成音質差別,幾乎每個音響玩家都有親身的體驗。這些差異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於線材是如何面對無線/有線雜訊,以及雜訊進入到器材之後的反應。舉例來說,線材AX頻率的雜訊有較佳的免疫力,而線材B對頻率Y的雜訊有較佳免疫。如果接到同一台器材上,這器材本身對Y頻率的雜訊有比較好的阻絕能力,那與線材A就是比較好的搭配,因為可以將較大頻域的雜訊給擋下來。如果是同樣線材接到另一台器材,其效果可能就會反過來。在這裡,甚至線材AB只是不同長度的同樣導線,都可能會產生這種現象。


Friday, August 12, 2022

我常用到的音響調整工具之2:聽診器

 看到心中期待已久的好唱盤/臂在二手音響市場出現,而且價錢合理,非常吸引人。到了賣方處,物件看起來外觀沒問題。放了幾張唱片,功能也正常。但是,這就代表完全沒毛病了嗎?會否有看不到的內傷呢?

唱盤與唱臂主要是機械性的東西,有問題時還是可能運作,看來大致正常。例如轉盤軸承或唱臂軸承受過撞擊或重壓變形受損,造成摩擦力增加或軸間隙變大,這在運作時肉眼是不容易看出來的。 這時,就應該有一付醫用聽診器 ,靠在軸承上,仔細聽聽看有沒有異常的摩擦聲或其他不該有的機械噪音。

它還有另一用途,就是可以簡易測試音響架或是墊材的避震功能到底如何。用測試CD放粉紅噪音 (pink noise)從喇叭發聲,然後用聽診器靠在已經放置於音響架或/墊材上的機器外殼/機座,就大概可以知道,這些東西是否真有避震效果。



我常用到的音響調整工具之1:數位長條狀水平儀

 這是調音響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美國約40元美金可買到。和一般的圓形氣泡式水平儀比起來,有下列優點:

1)測量部位夠寬夠長,可以避開局部的微小凹凸或像是灰塵等的影響。所以用來測定較大的物件,像是喇叭,比較容易得到consistent 的結果。

2)數位顯示,不需要用目測是否氣泡在正中央位置。而且可以隨時校正。

3)可以顯示水平至90度及之間所有角度。方便調喇叭的仰角等,一般氣泡式無法達到的功能。

1是用來調喇叭是否測邊與地面垂直,或上緣平行地面。圖2是調 QUAD 靜電喇叭前面的仰角。這個型號底部有磁鐵,可以吸附在 ESL989 前面的鐵網。

因為本身有些重量,所以軟式懸吊的唱盤(如 Linn LP12)不適合使用。但可在硬盤上把水平調得很準確。如圖3,先測一個方向,再如圖4,轉約90度測另一方向。






Thursday, August 11, 2022

「科學」的工具與「非科學」的道具

 如果說使用工具是音響「科學」的具體表現,那調聲的道具,就往往可列入「非科學」的範疇。與許多「密技」派的發燒友一樣,我所常用的一些道具,其實也很難具體說出為什麼會對音質有影響。基本上,都是從別人或自己的經驗歸納得到的,然後用了一陣子後,就視之為理所當然。

但個人因為是理工背景出身,所以太過於玄妙的東西與做法,我還是盡量避免。理由倒不是因為先入為主認定它們沒有效果,而是我認為其它比較有道理可循,與理論/科學可沾上邊的選項還很多,所以還是先把這些都試過了,再去嘗試那些比較奇妙的。

音質的「局部性最佳點」與「全面性最佳點」

 人的感官包括聽覺,被誤導的機率是極大的。所以我一直都建議先用客觀的方法,使用各種工具將初始的設定,調到接近廠方建議或理論上最佳的範圍內,也就是美國俗語說的 in the ballpark,然後再用聽覺作細部修正。

我從30年多年前開始調音響,直到15年前左右,也幾乎是全靠耳朵調的。但後來從失敗的經驗中漸漸體會到,如果完全不靠工具,被誤導入歧途的機率是非常大的。最常落入的陷阱,就是找到了一個local optimum (概譯:局部性最佳點),卻自以為找到了 global optimum (概譯:全面性最佳點)。聲音聽起來自以為很棒,不可能再好了。但過不久後發現,在之前微調的範圍之外,別有洞天。自認的好聲,只不過是井底之蛙的一時錯覺。我常用的比方,就是一直在台北附近尋找台灣最高點,所以永遠在七星山附近繞來繞去。適當的使用工具,就可以大幅提高直接抵達玉山主峰附近的機率。這樣開始找最佳點,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黑膠播放系統為例,特別是其它的變因參數不控制好的話,稍稍更動其中某一個參數就會造成十分明顯的聲音差別。在一個小小的的範圍內,變好變壞的高低起伏往往就會有好幾次。以為已經調好了,但過兩天一聽又覺得不對,以為是跑掉了。其實,很多情況只是,所找到的是在  local optimum 附近,並不是真正的全面性最佳點所在。後來聽習慣了,自己的耳朵又漸漸發覺出缺點。其實,這些缺點可能早就存在了,只是當初一時被某些方面的進步所蒙蔽,沒有立刻察覺罷了。

Monday, August 8, 2022

為何純淨而波型正確的AC電源重要?

 簡單地說,電源是音響發出所有聲音的基礎。幾乎所有插了電的器材,都在交流電進入後將之降壓整為直流電,再給各元件提供能源。喇叭發出的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就是從音源開始的訊號,經過前級放大,到了後級擴大機把訊號加之於整好的直流電上,再來驅動喇叭。

所以,如果在各環節整成的直流電裡頭,還有殘存的雜訊,那不但會影響到元件的運作,而且最後就會傳到喇叭。如果是極高頻的電波雜訊,會干擾喇叭的發聲。如果是人耳可聽頻域,那就會隨著喇叭發出的音波傳入耳朵。

基本上,貴的器材,為何多半會大又重,主要就是電源部分做了加強。但是,不論是多好的整流濾波線路,都不可能完美。尤其是在兩種情況,一般的音響器材,幾乎都無法有效對付:

1)超高頻的無線電波雜訊。

2)交流電正弦波的波型有缺陷。

被動式的電源處理器,在交流電通過時產生作用。基本上就是用來補強器材電源濾波線路的不足。它們運用各式過濾方式,將電源的雜訊在進入器材前擋下來。所以,只要設計的理念正確,對付1)的效果,通常都相當不錯。尤其是某些濾波的方式,需要大型的金屬質的箍環,一般器材受限於機身大小無法裝進去。所以這類的電源處理器,的確有其存在的必要。

但是,再怎麼好的濾波器,也不能修正波型的缺陷。圖1是音響展時,圓山飯店的電源波型。濾波線路可以辦得到的,就是盡量將有缺角的部分處理到平滑,但是不可能將之修飾成完美的正弦波。而不完美的正弦波,意味的是:

A)完美的電源正弦波,代表僅有60Hz的頻率。波型有問題,就有其它頻率的成分存在,很可能會穿過器材的電源整流部分,成為直流電裡的雜訊。

B)如圖顯示,在正弦波最高點處有衰減,那器材裡電源的電容器就無法飽滿地充足電,減弱了儲存的能量,很可能也使器材聲音的動態變差。

不完美的電源波型,有多普遍呢?我只能說,不論是在美國或台灣,幾乎都找不到誰的家中波型是完美的。最常見的,就是 頂部被削平了。這是因為,家中所有的電器裡的電容,充電的頂點都在這個部位。所以,即使電力公司送出完美的正弦波,經過路途中這麼多電器的使用,幾乎無可避免的都會在頂部出現衰減現象。



Sunday, August 7, 2022

「蔘仔聲」是啥?

 小時候,人蔘是極高貴的補品,所以形容某東西很貴,就叫「貴蔘蔘」。在台灣音響界,有不少人以「蔘仔聲」來形容高價器材的聲音。前一陣子,我到台中去給幾個朋友示範使 Adjust+ 軟體來調 唱頭的 azimuth,在路途中聊到這方面話題。

的確,貴的器材,聽起來真的會與平價機不一樣。但從測量的數據,例如頻率響應,失真率等來看,其實分不出來多大的差別。仔細分析起來,聲音上的差異,主要在於「安靜」與「細緻」的感覺。貴的機器,廠方一定是花了不少功夫作所謂的「voicing」,這就就像是鋼琴等樂器的調音一樣,花功夫作出想要的音質特性。在多數的器材,主要也就是在電源和/或震動控制上面做文章。說穿了,就是改變各種諧振特性和電源濾波/儲能方式。

所以,反過來想,如果把外在的震動消除,然後用最純淨的供電給器材使用,那高價與低價器材之間的音質差別,是不是應該會變小?

我常勸一些發燒友,聲音要升級的話,投資在一些相對便宜,卻在根本上可以改進電源與避震,且實實在在有科學依據之工作原理的器材。它們看起來不sexy,然而其使用結果,幾乎都無例外的可以朝向所謂的高貴音質,邁進一大步。例如 Stromtank,PS Audio Power Plant電源產生器,和Vibraplane Newport等廠的氣浮避震平台,甚至頗貴的高科技伺服控制的主動除震平台,雖然不便宜,但比起那些貴到不可思議的器材/墊材/線材,要合理多了。在聲音上的投資報酬率,不知高出N倍。

但是,聽從我建議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還是比較願意去花不像話的大錢,買外觀富麗堂皇的器材,而放在極高價但沒什麼實質減震效果的音響架。然後用牆上出來,往往充滿雜訊且波型扭曲的電源去驅動它們。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三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4, Op.131

The Orford String Quartet

CBC SM363

 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無疑是室內樂中的重量級作品。這首更是空前(至今可能還是絕後)的七個樂章之複雜鉅作。在此雖不多談音樂,但建議只要是聽古典音樂的人,應該都要仔細聽聽貝多芬過世前想表達的這些東西。他在晚年仍能勇於突破窠臼,創作當時極其前衛的音樂語言。聽完全曲不因之感動的話,那我只能說閣下是鐵石心腸了。

常有人說室內樂演出沒有什麼動態,這不能說是完全謬誤的觀念,但基本上犯了過度簡化的錯誤。雖然沒有管弦樂的巨動態,小比例的微動態,其實對錄音技術人員和音響系統都是很大的挑戰。而且在弦樂四重奏的場合,沒有其它樂器的音色陪襯,這就類似於攝影時拍黑白照片,去掉色彩只用明暗和漸層感來表達,對拍攝及沖洗技巧的要求反而更高。弦樂四重奏將音色簡單化,反而對錄音和系統解析度更挑剔。特別是曲子裡各弦樂器在演奏高低音域接近的和聲樂段時,一點點錄音或再生的差錯都會令聽者混淆。像是中提琴的低把位和大提琴高把位互相交錯,以及兩把小提琴在對話的時候,要是唱頭VTA太低,就常會使人聽得撲朔迷離,搞不清哪一把樂器在演奏。若是azimuth角度有偏差,四支樂器的位置就會難以分辨或不對襯,中提琴和大提琴常因此擠在一塊兒。所以,好的弦樂四重奏錄音,肯定是用來調聲的好道具。喜好追求音場的人,不妨先專注於四重奏的表現,使其達到即使不看譜,都可清楚辨認四把樂器的樂聲線條和空間位置的地步。如此一來,播放複雜的管弦樂錄音時,精確的音場絕對跑不掉。

一般在音樂會的場合,為考量四部音量大小的平衡,大提琴琴身面向聽眾是比較多團體採取的方式。也就是它的位置在中間偏右側。如此低音聲部才足以跟第一小提琴抗衡。而中提琴在樂曲中的份量比重通常較輕,琴身朝裡較無妨,所以坐在最右側的位置。但錄音時若中提琴琴身朝裡面,很多系統上可能聽不清楚中提琴的聲音。因此許多四重奏錄音將二者對調,大提琴擺在右前方。

這張唱片的錄音沿用了前者的座位安排,中提琴位置放在右前方,琴身幾乎是背對著麥克風和聽者,因此對系統解析度的挑戰性更高。如果大提琴和中提琴之間的空間感沒有描繪出來,中提琴聲很容易被大提琴給淹沒,使人誤以為中提琴手大部分時候在休息狀態。還有,貝多芬在樂譜中將強弱標示得特別清楚,所以錄音動態足夠與否,關係到曲子的精神可否得以完整呈現。這張唱片的動態範圍,肯定在所有小編制的錄音中名列前茅。猜想要是Mercury來錄四重奏,大概就是這個模樣。像整首曲子的重頭戲第四樂章,和強弱交替如迅雷的第五樂章,第一小提琴的爆發力極為驚人,簡直可以媲美直刻片。播放時要是唱頭循軌能力不佳或調整不當,很可能會失真破聲。您的系統如果能在四聲部強音合奏時完全不亂,樂器形體不膨脹或變形,而且四把樂器的梯形定位穩定,那您的調聲心血就沒有白費。

這首曲子幾個較有名的版本,在此順便大略提一下以供參考。RCA Juilliard版是Living Stereo時代晚期的錄音,音色好,堂音多,音場表現也屬上乘。可惜早期刻片在動態大時不夠乾淨。若找不到CBC Orford版,這也是張用來測試和調音的好選擇。RCA Red Seal時代Guarneri 版的演奏評價極高,但錄音上令人失望。左右樂器分得太開,音場中間有大洞,左右聲道好像沒什麼關連。音色算細膩,但動態不佳。大提琴的低音不足,形體太小,位置和中提琴離太近而與兩支小提琴離太遠。DG Amadeus版四樂器雖有不錯的梯行分佈,但中間的二提和中提位置淺了些。DG的弦樂音色一向不討好,這錄音也不例外,金屬成分太多,整體音色太瘦。Seraphim版,The Hungarian Quartet 得過法國唱片大獎的錄音,演奏雖有獨到之處,但錄音表現較差。

Saturday, August 6, 2022

ELP雷射黑膠唱盤的音質

 講到ELP,不得不提到的是,唱片雜音。ELP 在播放大多數的唱片時,唱出的表面雜音比調校正確的傳統唱盤,要來得「多」,來得「大」,這幾乎是每個聽過它的人的第一印象。所謂的多,就是本來在傳統盤上,唱起來沒什麼爆裂雜音的唱片,在ELP上放,就可能出現多到令人無法接受的雜音數量。而且,雜音的「顆粒大小」與響度,相較於傳統盤,比例要大上很多。如果要分析原因,大概可以歸諸於:

1)雷射不像一般唱針尖,可以把部分灰塵等雜質給「推開」。

2)雷射讀取,是用一個圓形的小點,而針尖與溝槽的接觸面是幾十倍的長條型或橢圓型。所以雷射讀到灰塵及雜質時,被其影響的比例,會大很多。

3)如前所述,雷射讀的溝槽部位是較高,接近表面的地方,而稍高價位的唱頭,針尖大多是唱接近底部。也許較大的灰塵及雜質比較容易「卡」在高處?

ELP的說明書,特別強調用家一定要用洗唱片機來清潔唱片。而根據我的經驗,不但要洗,而且最好要在唱之前洗。有時才洗過幾天的片子,傳統盤唱起來很好,但ELP唱起來就問題重重。有人會說,雜音對他/她不是問題。但是,關鍵還在於,沒洗乾淨的唱片,會嚴重影響ELP的播放音質,少掉很多小音量的重要細節。更有甚者,如果灰塵或雜質顆粒比較大,ELP還會「跳針」。它的跳法,事實上與普通盤相當不同。不是卡在同一圈音溝或跳到隔壁溝,而常常是導引的雷射「迷失」了,而需要在某些距離外,才重新找回正確路途。所以,很可能會漏掉不小的一段音樂。

幾年前ELP剛到家裡,消息傳出去,就有不少朋友及好奇的人士到台北家中來。但大部分人,尤其是有玩黑膠唱盤經驗的,聽到它播放時的雜音及音質,沒幾分鐘就大大地搖頭。判定ELP沒有資格作為 Hi-End 的音源。不少人與我在台北使用的傳統唱盤做A/B比較後,指出下列幾個問題:

1)音樂似乎變得缺乏生氣與動態,有些平淡無味。

2)音場變淺變窄,3D的感覺減少。

3)空氣感與微小訊號的細節變少。

當時因為我的主要唱放沒有mm輸入,而用較低價的備用唱放,以上這些缺點的確相當明顯。而多數人在作了如此結論之後,也沒有耐性再仔細地去多試聽與思考。其實,即使在當時ELP尚未升級之前,它在播放密度較低,也就是編制小的的音樂時,單一樂器/人聲的低失真度,質感與紋理,就已經是傳統盤比不上的。從這個觀察,我深深地體驗到,傳統盤播放時,先天上受到機械性摩擦與共振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Joan Baez 年輕時在 Vanguard的現場錄音,特別是音量小,伴奏簡單的幾首歌,用ELP播放,會讓我有在聽母帶的錯覺──但先決條件是唱片要剛洗過,而且要洗得超乾淨。

在經過升級之後,上述的缺點得到相當大的改善,明顯地縮減了與傳統盤之間的差距。這時,多數人來試聽時,如果我先用ELP,常得到的反應是,「聲音很好,改進了很多」。不過,再用傳統盤放同一唱片,就會說:「還是傳統盤比較好」。我自己對升級後的初始印象是,感覺像是照片或螢幕的粒子變細了,然後顏色的彩度也增高許多。

但是,就如測量的數據所顯示,ELP的高頻還是有些衰減的感覺。也可能因為如此,比起傳統盤,音樂顯得「扁」而缺乏生氣。這就讓我想起多年以前,比較直接驅動唱盤與高級皮帶驅動盤(如:Linn LP12)的差別一樣。直驅盤的聲音,就是比較平淡無味。難道這與ELP雖是皮帶驅動,但也用了伺服控制有關?

最近,感謝博承的陳先生讓我借用他收藏的 Goldmund PH3 唱放,它有極高水準的mm輸入,而且可以調整阻抗及容抗負載。在試驗之後,我用了50k 的阻抗,容抗為050k 比一般常見的47k 還高,所以增加了高頻的延伸,對動態也多所幫助。例如,Harmonia Mundi 的古匈牙利舞曲,除了音場比傳統盤窄淺之外,開闊輕鬆和律動的感覺,肯定不會落後。

ELP在音質上的原有優點,升級之後也更凸顯出來。單一樂器/人聲的低失真,質感與紋理(texture),在聽小編制的樂曲,如奏鳴曲, 四重奏奏,室內爵士等時,引人投入音樂的程度,甚至可以超出高價傳統盤。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聲音要點,包括

1)鋼琴的高音,特別是最高的那個八度,通透感足夠,敲擊聲比例正確,近似母帶或數位音源,而不會像傳統盤有點「柴」,類似木琴的感覺。

2)弦樂的摩擦感不誇張。加了弱音器時,纖細婉約而柔美,令人印象深刻。Starker Mercury 的錄音,在傳統盤聽,總是感覺大提琴質地粗了些,但ELP就不會如此。

3)人聲,尤其是女聲,在清唱或簡單伴奏的場合,是ELP的最強項。友人陳醫師(alc)帶來 Chesky 出的Rebecca Pidgeon專輯 Raven裡頭,  Spanish Harem 那首歌,從極低真的 Quad 靜電喇叭播放出來,人聲的仿真度,可以到令人起雞皮疙瘩的地步,這是傳統盤辦不到的。

低頻方面,ELP的特性是乾淨,完全無膨脹鬆弛的問題,但在爆發力及延伸方面略差。所以在聆聽大型管弦樂總奏時,欠缺了撼動人心的力量。淡水王醫師帶來試聽的,飛利浦所出, 孔德拉辛指揮的天方夜譚,在精巧的木管對話樂段,ELP的表現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樂器的表情相當引人入勝,活生感甚至略勝傳統盤一籌。但在大規模總奏時,就會令人回到現實面,除了空間細節變差,低頻也有明顯的 congestion (遲滯不清)。

這些年我歸納出來,要得到ELP最佳的音質,一定要注重以下幾點:

1)震動控制,包括 避震及抑震:原廠強調,ELP因為與唱片表面不接觸,所以沒有迴授的問題,但以我的使用經驗,用了氣浮避震還是有非常大的音質改進,尤其在音場深度及空間的細節方面。而且,ELP本身運作時,產生不小的震動。所以如果使用可以抑振的配件,對聲音也會有正面的效果。要是能用到高價的主動式抗震平台,我的推測是,ELP的音質可能會令人刮目相看。

2)高品質的mm唱放:如前文所說,最好是高頻延伸極佳,可以調整阻抗的機種。當然,要是ELP的機型是本身已經有放大到CD輸出程度的信號,就不是問題。

3)唱片一定要洗得極乾淨,且最好是用超音波,在播放之前洗。洗過的唱片,即使放在封套內,過了幾天就會又出現雜音連連的狀況。

4)雖然說明書沒提到,但還是要把它調整至完全水平。

5)可以嘗試用不同的VSO來改變雷射讀取位置。目前我的感覺是,-1的位置聲音較好。


自從我購入這台ELP之後,它在音質上的表現一直讓我感到非常地矛盾。一方面,它在「低密度」音樂的表現相當地優秀。撇開雜音較多的問題,單一樂器或人聲的音質準確度,往往可以超出傳統唱盤。然而,隨著樂器/人聲的數目增加,它的解析能力就開始出現落差。尤其是空間感與層次感方面,即使經過最新的升級,還是落後傳統盤不少。特別是複雜的樂段,細節少了很多。

在最好的狀況下,它的低音染特性可以極接近母帶,避免了因為摩擦與機械性共振所引起的問題。所有的傳統盤,都會有這種音染,差別只是多寡的問題。這是物理學的定律鐵則,無可避免。從這角度來看,聽了 ELP,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把傳統盤做得更好,調出更小的失真。所以,ELP可以是很好的工具,用來作為持續改進傳統盤的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