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7, 2022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三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No.14, Op.131

The Orford String Quartet

CBC SM363

 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無疑是室內樂中的重量級作品。這首更是空前(至今可能還是絕後)的七個樂章之複雜鉅作。在此雖不多談音樂,但建議只要是聽古典音樂的人,應該都要仔細聽聽貝多芬過世前想表達的這些東西。他在晚年仍能勇於突破窠臼,創作當時極其前衛的音樂語言。聽完全曲不因之感動的話,那我只能說閣下是鐵石心腸了。

常有人說室內樂演出沒有什麼動態,這不能說是完全謬誤的觀念,但基本上犯了過度簡化的錯誤。雖然沒有管弦樂的巨動態,小比例的微動態,其實對錄音技術人員和音響系統都是很大的挑戰。而且在弦樂四重奏的場合,沒有其它樂器的音色陪襯,這就類似於攝影時拍黑白照片,去掉色彩只用明暗和漸層感來表達,對拍攝及沖洗技巧的要求反而更高。弦樂四重奏將音色簡單化,反而對錄音和系統解析度更挑剔。特別是曲子裡各弦樂器在演奏高低音域接近的和聲樂段時,一點點錄音或再生的差錯都會令聽者混淆。像是中提琴的低把位和大提琴高把位互相交錯,以及兩把小提琴在對話的時候,要是唱頭VTA太低,就常會使人聽得撲朔迷離,搞不清哪一把樂器在演奏。若是azimuth角度有偏差,四支樂器的位置就會難以分辨或不對襯,中提琴和大提琴常因此擠在一塊兒。所以,好的弦樂四重奏錄音,肯定是用來調聲的好道具。喜好追求音場的人,不妨先專注於四重奏的表現,使其達到即使不看譜,都可清楚辨認四把樂器的樂聲線條和空間位置的地步。如此一來,播放複雜的管弦樂錄音時,精確的音場絕對跑不掉。

一般在音樂會的場合,為考量四部音量大小的平衡,大提琴琴身面向聽眾是比較多團體採取的方式。也就是它的位置在中間偏右側。如此低音聲部才足以跟第一小提琴抗衡。而中提琴在樂曲中的份量比重通常較輕,琴身朝裡較無妨,所以坐在最右側的位置。但錄音時若中提琴琴身朝裡面,很多系統上可能聽不清楚中提琴的聲音。因此許多四重奏錄音將二者對調,大提琴擺在右前方。

這張唱片的錄音沿用了前者的座位安排,中提琴位置放在右前方,琴身幾乎是背對著麥克風和聽者,因此對系統解析度的挑戰性更高。如果大提琴和中提琴之間的空間感沒有描繪出來,中提琴聲很容易被大提琴給淹沒,使人誤以為中提琴手大部分時候在休息狀態。還有,貝多芬在樂譜中將強弱標示得特別清楚,所以錄音動態足夠與否,關係到曲子的精神可否得以完整呈現。這張唱片的動態範圍,肯定在所有小編制的錄音中名列前茅。猜想要是Mercury來錄四重奏,大概就是這個模樣。像整首曲子的重頭戲第四樂章,和強弱交替如迅雷的第五樂章,第一小提琴的爆發力極為驚人,簡直可以媲美直刻片。播放時要是唱頭循軌能力不佳或調整不當,很可能會失真破聲。您的系統如果能在四聲部強音合奏時完全不亂,樂器形體不膨脹或變形,而且四把樂器的梯形定位穩定,那您的調聲心血就沒有白費。

這首曲子幾個較有名的版本,在此順便大略提一下以供參考。RCA Juilliard版是Living Stereo時代晚期的錄音,音色好,堂音多,音場表現也屬上乘。可惜早期刻片在動態大時不夠乾淨。若找不到CBC Orford版,這也是張用來測試和調音的好選擇。RCA Red Seal時代Guarneri 版的演奏評價極高,但錄音上令人失望。左右樂器分得太開,音場中間有大洞,左右聲道好像沒什麼關連。音色算細膩,但動態不佳。大提琴的低音不足,形體太小,位置和中提琴離太近而與兩支小提琴離太遠。DG Amadeus版四樂器雖有不錯的梯行分佈,但中間的二提和中提位置淺了些。DG的弦樂音色一向不討好,這錄音也不例外,金屬成分太多,整體音色太瘦。Seraphim版,The Hungarian Quartet 得過法國唱片大獎的錄音,演奏雖有獨到之處,但錄音表現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