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5, 2022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一

Paganini: Caprices Nos. 1 Through 24

Ruggiero Ricci小提琴獨奏

London CS6163

 

所列LP之中,這張可能對系統的要求最嚴格。系統及房間的高頻有任何瑕疵的話,雖不至難以入耳,卻會使這張唱片聽來給人不過爾爾的印象。即使不喜歡黎奇,甚至不喜歡這些音樂(例如我自己),也可當成是調聲的好工具。

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自以為是的大學生,小發燒友的時候,在劉漢盛總編當時開的普洛唱片行內,看到他如獲致寶的捧著Mercury那套Starker拉的巴哈無伴奏組曲。我當時很不以為然的表示,才一支樂器,錄音好壞會有什麼差別?劉先生當時看了我一眼,以頗富禪味的口吻說:「那差別才是大呢!」當時我未再發表意見,心裡想著,還不就是看著Mercury那張招牌,國王新衣的效應吧。換成現在的我,就會很確定的接腔回答說:「是啊,差別真是大!」

這張唱片是我在密西根讀書時買的。老實說,當時會買它的原因,也只因為曾於1970年代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聽過黎奇演奏帕格尼尼(還記得陳必先幫他伴奏)。根本沒考慮到錄音水準。但相信許多發燒友都和我一樣,發現到隨著所用音響系統的性能提升,和現場聆聽經驗的累積,有些原先覺得不怎麼樣的唱片錄音聽起來愈好,有些令人驚豔的錄音卻似乎漸漸的褪色。這張LP就是屬於前者的一個明顯例子。

若要選這錄音最特出的美德,我會說是什麼呢?答案是──音場空間感。不少人看到這裡,大概會以為這傢伙是精神錯亂了。一支小提琴獨奏,連伴奏都沒有,能有什麼音場可言?

 您若是有這張唱片但多年壓在箱底未聽,在把它放上唱盤之前,建議先放一段,測試CD上都應有的,左右聲道相位一致(in phase)的粉紅噪音(pink noise)信號。如果粉紅噪音的音像不夠凝聚,或是高低頻左右位置不一致,那請先將喇叭位置精調至完全對稱,然後檢查各牆面第一反射點是否有良好處理。若能用耳機作參考比較那是再好不過了。然後再放一張monoLP確認音像凝聚程度,確定唱臂的循軌角度,VTAazimuth一定要完全到位。此外,您的系統解析度若夠高,聽這張唱片時絕對相位正確與否也會有相當大的差別。當然,要不是前級擴大機上可以作這種調整,要作這種驗證是比較困難。只能把兩聲道的喇叭線或唱頭引線正負極反接。

若是以上基本功做好了,聽這張LP時,您應會對London/Decca黃金時代的錄音技術產生更大的敬意。他們不但可以花大功夫去製作大堆頭的歌劇及管弦樂,對這種小至只有一支樂器的錄音也是一絲不苟。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麥克風的襬位,不但兩聲道間距適當,造出令人驚異的精確音像,而且兼顧了直接音與反射音,讓琴音質感和錄音場所的特性都得以收錄進去。黎奇的琴音位置遠近適中,麥克風估計在幾公尺外,堂音不少但不是多到煽情的地步。小提琴身的大小比例精確,也就是說在那種距離,「看」起來琴就應該是那種size。系統的解析力足夠且絕對向位正確的話,甚至可以聽到小提琴的方向,形狀甚至依稀有運弓的動作。最後一段第24變奏,兩手並用撥弦的特技樂段,可以明顯聽到左右撥弦位置。音色上,要是系統本身夠中性,絕對向位也沒錯,應不會有任何粗糙感。基本上沒什麼可以挑剔之處,但我希望整體上可以再稍稍甜美一些。猜想若是用Koetsu的唱頭來聽會更合適。

如果有興趣找一張,London ffrr版不難找也不貴。在eBay上約二十元美金以內就可標到。ffss版當然會貴些但主要是因為較稀有,音質上不見得更好。Decca版的話可能就得花上不少銀子。可惜的是目前還沒看到重刻再版。不然配合上今日的刻壓片技術,背景雜音更低,動態更好,肯定令人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