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8, 2022

直驅唱盤的漏磁

 直驅盤與用皮帶或其它方式傳動的唱盤,音質個性聽起來有明顯的差異,許多人應該都有經驗。追究其原因,多數人會說是因為扭力大小,震動傳遞,或者是馬達控速方式等不同所造成。其實馬達磁性對唱頭的影響,也要考慮進去。直驅馬達本身相當大的磁性材料,位於播放時的唱頭下方,對低輸出MC唱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物理定律,磁力是無法隔絕的,只能引導其方向。因此要避免磁力的影響,除了加大距離之外,並不容易。

磁漏所造成的影響,以後會另外深入討論。目前觀察到的,是測量起來IMD失真會偏高,怎麼調VTA/SRA都沒用。音質上則會有霧氣感,樂器質感不細膩,且整體缺乏流動活生感。受影響最大的唱頭,多數是歐洲品牌,我有實際經驗的包括ORTOFON A95及ANNA DIAMOND,EMT,BENZ MICRO,vdH等。日本唱頭,可能在設計測試時,就已經用直驅盤為參考之一,所以受到負面影響比較少。

新一代的Technics直驅馬達,由於少了周圍環繞的靜子(stator)磁鐵,這方面問題比較少,但感覺還是有些影響。我自己的SP─10R與SL─1200G都盡量與日本唱頭搭配,目前歐洲頭則只用ORTOFON SPU及DECCA的MM唱頭。

現今世界最貴的唱盤之一,SAT,是拿SP─10R去改的。他把轉盤表面加厚一吋左右,目的之一就是要把磁漏的因素降至更低。

以下這篇文章關於直驅盤的優劣分析,值得參考:

http://korfaudio.com/blog95?fbclid=IwAR3mOsTzqVvKXV0MSI4UCX28gwLiYxE6eUhLbfhj0f5qdxnRONQGyP6TqT8

Sunday, November 6, 2022

Shizuka Cable Wrap

 Shizuka is a cable wrap from Kiso Acoustics, Japan, a company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ly acclaimed "big sounding" miniature speakers, HB-1. These black colored wraps are said to contain CMC (Carbon Micro Coil), a high-tech material with numerous tiny coils turning incom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to heat, hence reducing interference to the transmitted signal.

Adding three pairs of Shizuka to my system resulted in a much quieter, darker background and other mor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s. The effect was as if a thin veil has been lifted from the sonic picture, with richer tonal colors, crisper delineation of images, as well as improved visibility into the deepest corners of the sound stage. Most importantly, with the wraps in place, listening to records became more akin to witnessing a musical event, rather than auditioning an audio system. I often found myself finish listening to the whole side of a record without realizing it. In other words, they helped me move a major step toward my ultimate goal, i.e., a sonic nirvana where the system produces music completely free of grain or electronic glare.

They are magical, addictive stuff, indeed. Highly recommended!

聽起來要像音樂廳第5排?

 常見到的情況是,不少人因為曾經在近距離體驗過現場大型樂團總奏之後,就一直想重現音樂廳前排聽到的那種動態及震撼感。但如果錄音時,工程人員擺麥克風的位置及混音的方式,想營造的是中/後排位置的效果,那在聆聽時硬要把音量開大到靠近舞台的程度,產生失真是必然的結果。就像把遠距離拍攝的照片,把裡面的景物放大到近在眼前的大小,那必定會造成比例失調,影像/音像變形,畫質/音質顆粒變粗等等問題。

用「合適的音量」來聽,也是得到最佳效果的一個要素。

「現場重現」不是發燒友的責任

 到幾位玩家的家裡聽了他們的系統,播放古典管弦樂曲時,會聽到的形容詞,通常包括「與現場無異」,「像音樂廳音響第5排」甚至「超過現場」等等。然而根據我在台灣聽古典音樂會,次數並不少的「取樣空間」,在會場看到音響發燒友的次數,實在少之又少。而和其他同好的交流中,也瞭解到這個族群與「參與古典音樂會」的族群,其交集是非常少的。與一些主要聽古典樂的音響玩家的交談裡,談到為什麼他們很少去聽現場演出,常見的回答是,「我的系統比現場好聽,何必那麼麻煩到音樂廳去?」。先不談所謂「好聽」的定義為何,這句話的主要盲點,在於「現場」指的是什麼現場?這些常被掛在嘴邊的的「現場」,其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實際上,如果系統上聽的是某個錄音,那應該要在當時的錄音現場聽過那個演出,才能有辦法判定,到底是音響聽起來較好還是現場好。在系統上,的確有可能會聽到比自己印象中的現場好的聲音,但那已經是不同時//人的事件,並不能做公平的比較。真正能經歷錄音現場的演出,再將那個錄音在音響系統上播放出來,應該只有參與當時錄音工作的人員,才能有這樣體驗。

我自己玩音響超過40年的時間,到了幾年前才終於想通,其實「現場重現」應該不是發燒友的責任。若不以Hi-Fi高傳真為目的,「聽爽就好」,那就另當別論,我們不在這裡討論。如果是以 Hi-Fi為出發點,我們的責任,就是要以最低失真重現原始音源──例如母帶,裡頭收錄的內容。除非錄製母帶的時候我們在現場,要不然我們在聆聽由這母帶製作出來的媒體時,如何能判定那個系統發出的聲音,比較接近現場?所以常聽到人講的「如同現場」等用語的「現場」,嚴格說來,只能說是「心目中的現場」,甚至是「想像中的現場」。

製作完成的母帶錄音,其實在概念上,就像是實物/實景的錄影,已經與原本的真實感有差距。試想,觀看錄製的影像時,我們會去要求看到的效果像原物一樣真實嗎?即使是3D影像的呈現,大家都已經接受它不是真的,而只是單純的去感受影像的美好,不是嗎?因此,真正的Hi-Fi系統,就像是好的影像播放設備,只是忠實地將錄音裡的資訊呈現出來。其效果是否「像現場」,責任應該主要在於錄音製作人及工程師。


Friday, November 4, 2022

Schröder Reference Tonearm

 The Schröder reference arm had an unusual design in its single-thread torsion,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bearing. The arm offered fine-grained adjustability on all major playback parameters such as as azimuth/HTA, VTA/SRA, tracking angle, etc., though certain adjustments demand dexterity on the user’s part. On my test bench, mounted with an appropriate cartridge, the arm displayed the best low-frequency resonance behavior among all arms I’ve tested so far. The resonance frequencies were measured to be between 8 to 12 Hz,  with distinct, narrow peaks in both vertical and lateral directions.  Meanwhile, I was equally impressed by the cleverness in leveraging the torsion force from its thread bearing to supply anti-skating force, which not only obviated most negative effects of common string-and-pulley implementations, but also allowed for fine-grained tuning to achieve optimal effects.

影響唱盤音質的要素之二:傳遞至轉盤表面的雜音

 檢查唱盤的安靜程度,真的要講究的話,可以用測試唱片上常有的,無訊號的溝槽,經由測量的方式來測量出來。比較簡單的方法,是以醫用聽診器來檢查。

如果是皮帶驅動的唱盤,可以把皮帶拿下,啟動馬達───這時轉盤不會動作,將聽診器放在轉盤表面,如果聽到有任何馬達運轉的聲音,那就代表這些雜音會傳到唱片表面,由唱頭拾取,影響到播放時背景的安靜程度。至於直接驅動或墮輪傳動的唱盤,就不能用此方法,只能靠播放測試片,經由測量的方式達成。

如果以上述方法用聽診器可以聽到盤面有馬達運轉聲,就不是一個理想的情況。如果想要使聲音升級,這是其中一個應該要下功夫改進之處。

影響唱盤音質的要素之一:轉速顫抖率與飄移

 以前我就曾經提過,唱盤在音響系統裡扮演的角色,在某些方面,與後級擴大機相當類似。它們都是能源的供應者,用來驅動本身無力製造能量的被動元件。唱頭要發出電能訊號,靠的是轉盤提供的轉動能量,來讓唱針隨著唱片溝槽的上下左右起伏來運動。所以,轉盤所提供能源的純淨程度,會直接反應在唱頭的訊號輸出。以前 Linn 的老闆 Ivor Tiefenbrun 就常說,在播放黑膠的唱盤,唱臂與唱頭這三者中,唱盤的角色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會去關心唱盤的轉速是否正確,有沒有很接近每分鐘333分之1轉或45轉。但其實,轉速如果快或慢了一點點,在穩定的狀態,除非有過人的絕對音感,多數人其實聽不太出問題。然而轉速如果不穩定,在播放音樂時,只要稍有經驗的人士都可以察覺。

轉速的不穩定,主要有兩種現象,顫抖率(flutter)及轉速飄移(wow)。顫抖率指的是短時間,幾秒鐘內的轉速變化,特別是鋼琴的錄音,在顫抖率較高的情況,人耳很容易聽出問題。如果只是稍大些,敲擊感會軟化。如果超過一定程度之上,尾音就可以察覺出抖動的現象。而轉速飄移,是相對上比較長期的現象,可能在數十秒,或幾分鐘的時間,轉速會慢慢地改變。這雖然不會立即影響聽感,但一段時間之後,轉速的變化,也會令人感到不舒服。

用錄音帶來帶動轉盤?

 測試過朋友一台用了盤式錄音座在用的1/4吋錄音帶來驅動轉盤,而且像多數盤式座,還用了一個調節張力的滑輪機構如圖1。因為錄音帶本身幾乎沒有延展性,可藉此維持一定張力並防止滑動,即使結合處被拉扯而稍微變大,還可維持張力幾乎不變

為什麼要用錄音帶?傳統的皮帶,如果是橡皮或膠質的材料做的,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彈性存在,這樣會造成幾個問題1)隨著時間及周遭溫濕度等因素,彈性會發生變化,造成帶動轉盤的張力與拉力的改變。2)因為有彈弓效應,帶動時會有些許伸縮 ,造成微小的轉速變化。3)前面提到過,因彈性而造成對轉盤的測向拉力。除了這些因彈性而造成的問題之外,還有皮帶加工精密度的問題,只要粗細有所不均,轉速就會出現顫抖 (flutter) 的現象。

但是用錄音帶就解決了這些問題了嗎?錄音帶所造成的其中一問題,是雖然厚薄很均勻,又沒有什麼延展性,不過接合處只能靠膠帶固定,而且很難達到完全密合無接縫的地步。又無法像膠質材料可以用各種方式,把接合處修到光滑平整。所以雖然有許多優點,用錄音帶也並非完美的解決方案。至於錄音帶的接合處,可能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各位可以看圖2與3的差異。這是用 Adjust+ 軟體的轉速測試功能做的測量。

其中一圖的灰色區域,要比另一圖的大了一倍多以上,也代表顫抖率的差異很大。差別的來源是什麼?就是在這唱盤上的皮帶,在交至我手上時,是接合處朝向內側,所以每轉一圈,比較厚一些的接合膠帶會經過馬達上的滾輪,造成轉速相當大的抖動。把接著處翻向外,顫抖率就大幅改善了,差不多是一般皮帶驅動唱盤的水準。

此外,還要提醒用家的是,安裝皮帶之後,啟動之前,最好用手動方式先轉動轉盤一下,確認帶子的位置正確。如果位置太高或太低,它的傳動機構並沒有自動歸正的功能,轉動時皮帶可能會鬆脫,被捲到轉盤之下。錄音帶又相當脆弱,容易造成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