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0, 2022

抗滑與側向力基礎概念之7:唱片內外圈並不影響抗滑需求

注意:以下實驗的先決條件是,唱臂的抗滑機構調好之後,施力必須接近恆定,不能隨唱臂移動至內/外圈明顯變化。這裡採用的是Technics SL-1200G唱盤所附的唱臂,經多次測試,抗滑設定於固定數值,產生的作用力穩定,不隨唱臂角度改變。有不少唱臂,在唱臂移動到唱片表面不同位置時,抗滑施力大小的改變很大。這些情況,會在以後另外討論。

播放唱片內與外圈,所需抗滑大小,是否有差異?從循軌角度誤差來看,如果裝唱頭時,超距/角度正確,其實整面唱片播放下來,偏離正切的誤差角度最多只有1點多度,不可能造成抗滑需求的不同。另一方面,從針尖與溝槽的相對運動速率來看,外圈時速率較高,接近內圈時的二倍。那這樣是否會產生比較大的摩擦力,因而使得播放外圈時,抗滑需求較大?

 我們要記得,針尖與溝槽的摩擦,是「動」摩擦力。在中學物理課,就曾提到,在推動一個物體時,一開始不動的狀態,這時的「靜」摩擦力等於所施加的外力。而當物體開始移動,瞬間摩擦力會降低,開始成為「動」摩擦力。而在開始移動後,在相當大的速率範圍,摩擦力的大小幾乎是恆定的。以黑膠與針尖來說,兩者的相對運動速率,從外到內圈雖然減低了一半左右,但速率的絕對值還是相當低,因此所產生的摩擦力,可說是恆定的。

 已經先將抗滑調到在最強訊號時,Orsonic指針也在接近中央的位置。然後播放HiFi News測試唱片B面,外中與內圈三軌強度相同的訊號,指針位置幾乎沒有改變,如圖1,2與3。用播放訊號測試,也得到相同的結果。顯示不管播放至唱片表面的什麼位置,抗滑的需求並沒有改變。


圖1


圖2


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