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3, 2022

系統音質可與現場無異?

 到幾位資深/有名玩家的家裡聽了他們的系統,播放古典管弦樂曲時,不時會聽到自誇或別人讚美的形容詞,通常包括「與現場無異」,「像音樂廳第5排」甚至「超過現場」等等。然而根據我在台灣聽古典音樂會,次數並不少的「取樣空間」,在會場看到音響發燒友的次數,實在少之又少。而和其他同好的交流中,也瞭解到這個族群與「參與古典音樂會」的族群,其交集是非常少的。與一些主要聽古典樂的音響玩家的交談裡,談到為什麼他們很少去聽現場演出,常見的回答是,「我的系統比現場好聽,何必那麼麻煩到音樂廳去?」。先不談所謂「好聽」的定義為何,這句話的主要盲點,在於「現場」指的是什麼現場?這些常被掛在嘴邊的的「現場」,其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實際上,如果系統上聽的是某個錄音,那應該要在當時的錄音現場聽過那個演出,才能有辦法判定,到底是音響聽起來較好還是現場好。在系統上,的確有可能會聽到比自己印象中的現場好的聲音,但那已經是不同時//人的事件,並不能做公平的比較。真正能經歷錄音現場的演出,再將那個錄音在音響系統上播放出來,應該只有參與當時錄音工作的人員,才能有這樣體驗。

我自己玩音響超過40年的時間,到了幾年前才終於想通,其實「現場重現」應該不是發燒友的責任。若不以Hi-Fi高傳真為目的,「聽爽就好」,那就另當別論,我們不在這裡討論。如果是以 Hi-Fi為出發點,我們的責任,就是要以最低失真重現原始音源──例如母帶,裡頭收錄的內容。除非錄製母帶的時候我們在現場,要不然我們在聆聽由這母帶製作出來的媒體時,如何能判定那個系統發出的聲音,比較接近現場?所以常聽到人講的「如同現場」等用語的「現場」,嚴格說來,只能說是「心目中的現場」,甚至是「想像中的現場」。

製作完成的母帶錄音,其實在概念上,就像是實物/實景的錄影,已經與原本的真實感有差距。試想,觀看錄製的影像時,我們會去要求看到的效果像原物一樣真實嗎?即使是3D影像的呈現,大家都已經接受它不是真的,而只是單純的去感受影像的美好,不是嗎?因此,真正的Hi-Fi系統,就像是好的影像播放設備,只是忠實地將錄音裡的資訊呈現出來。其效果是否「像現場」,責任應該主要在於錄音製作人及工程師。

常見到的情況是,不少人因為曾經在近距離體驗過現場大型樂團總奏之後,就一直想重現音樂廳前排聽到的那種動態及震撼感。但如果錄音時,工程人員擺麥克風的位置及混音的方式,想營造的是中/後排位置的效果,那在聆聽時硬要把音量開大到靠近舞台的程度,產生失真是必然的結果。就像把遠距離拍攝的照片,把裡面的景物放大到近在眼前的大小,那必定會造成比例失調,影像/音像變形,畫質/音質顆粒變粗等等問題。

我也常建議,聽古典樂為主的音響玩家,不管多麻煩,還是要常到現場去體驗不經任何電子線路污染的聲音。TASHP,以前常要求他的主筆們,要不時去現場做聽覺「校正」(calibration)。主要目的之一,是透過累積現場聆聽經驗,認知到錄音過程與媒體的先天限制,瞭解到音響在播放音樂時,那些項目在追求「現場感」時是有意義的,其它哪些是沒有意義的。在習慣了真實樂器/人聲之後,也會幫助我們在調聲的過程中,不致被「悅耳好聽」的主觀感覺蒙蔽,偏離了 HiFi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