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的「柴田」唱針照片裡,針尖亮線靠近尖端的部分是與唱片溝槽接觸的部位。這條線與針桿的夾角,量起來是110度。而播放時的 SRA (Stylus Raking Angle),指的是這線與唱片表面形成的夾角。
1)正常狀況下,這條線與針桿的夾角,在不同針壓時會否改變?
2)這個唱頭,如果以正常針壓放在唱片上,測得針桿與唱片的夾角為18度,SRA會是幾度?若針桿與唱片的夾角為22度,SRA是幾度?
3)唱頭裝在唱臂上,如果從針尖所在位置到唱臂軸心的距離是9吋,想要增加/減少 SRA 一度的話,要把唱臂軸心升/降幾 mm 的高度?不同唱片的厚薄差別如果是 2mm,會造成多少 SRA 的改變?
4)VTA (Vertical Tracking Angle)指的是,唱針放在唱片上時,針尖的尖端與針桿運動軸心連成一想像的直線,該直線與唱片表面形成的夾角。與前述針桿和唱片表面形成的夾角比起來,這兩者的大小有何差別及關連性?
5)觀察一般的支點臂,唱頭安裝好後,針桿的延長線,並不會通過唱臂的軸心。這延長線,與針尖及唱臂軸心連起來而成的另一想像直線,會形成夾角。所以。如果唱臂的軸心升高了,唱頭的 SRA 會增加,但唱頭的 azimuth (或稱 HTA──Horizontal Tracking Angle)也會改變。這時,從唱頭前方看,azimuth 會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的變化?除了 azimuth 之外,還有那些參數也會受到影響?
6)反過來想,哪些參數改變時,也會連帶造成 SRA 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