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4, 2022

矽谷定居時期:科學基礎概念的啟發與萌芽

 

1995年到矽谷工作定居,住在比我年紀還大的平房,空間是較之前的學生公寓大,然而以一般美國標準來說算是小的。而且適合擺設音響的所在,聲學條件並不好。例如天花板高度才8英尺,而且側牆有左右不對稱的情形。Martin-Logan CLS─2zMuse 18 搬到這裡,可以開比較大的音量,不過問題也很多。自己用各式吸音建材東貼西貼,沒有明顯正面效果,甚至還變得更差些。後來偶然遇到有錄音室關閉,以很低廉的價格出清所有的RPG擴散/吸音板,我一口氣買20多塊,把房間的各個重點部位處理了,才得到比較可以接受的聲音。在這過程中我體會到,RPG的科學理論是有道理的。用隨便的材料來處理空間,有如亂槍打鳥,沒對上要處理的缺陷頻段,還很可能使其它本來好好的頻段出現問題。

一年多之後,買了一對三手的Quad ESL63 USA Monitor 靜電喇叭。擺位時,遇到低頻上段無法弄至平順的情況。試了數十個擺法,即使加上幾個低頻陷阱也不能到可接受的地步。後來用了RPG的電腦輔助擺位軟體,計算出一個當時自己完全想不到的地點,離後牆很近才2英尺左右。半信半疑地將喇叭移過去之後,竟然真的就解決了低頻凹凸的問題。在這之後,我才開始對一些聲學的物理原則,開始有些理解。而且逐漸發現,一個系統如果可以調整到300Hz 以下的頻率沒有明顯缺陷,整個的呈現才能引人進入欣賞音樂,長時間聆聽而不會有倦怠感。後來用這軟體,幫幾位友人的喇叭擺位,多數得到相當正面的效果。但這軟體的缺點,是只能用在接近方正的格局,而且只能在老舊的 Windows 95上執行,所以後來就沒辦法再用了。那時也去買了德國 Elac出的CARA軟體,適用的範圍很廣,但所有的參數包括建材的吸音係數及喇叭的擴散特性,都要自己輸入,實在過於繁複,所以一直未曾花功夫把它鑽研清楚。

而幾次在美國與台灣,經由陳錦俊先生引介,與法國YBA本人的訪談交流,也對我的音響觀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記得我首次與他見面,向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他覺得其它廠家的器材設計有何不好,而他是如何去解決這些缺點/問題?他的回答是,大家的設計與產品都很好,各有長處,而他只是想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已。這句話大出我所意料,因為幾乎所有我訪談過的設計者,都會批評別人的不是,來彰顯自己的高明。而他所表現出來的,是高度的自信,開闊的氣度與心胸。時至今日,我還時常提醒自己,記住這個精神,寫/說自己認為是對的,但沒有必要去批評打擊別人,來樹立權威形象。即使看到/聽到似乎很荒謬的言論,也要盡量敞開心胸,不要隨便駁斥。一方面是因為在音響這個領域裡,如YBA所說,存在著許多人類知識範疇以外的現象。另一方面則順其自然,是非對錯交給讀者與群眾自行去思考判斷選擇, 並不需要再多出一個權威人物來指引。至於在器材設計方面,從YBA所學到的一個重要觀念,是電源部分的角色,比多數人的認知還要來得重要許多。還有他指出晶體機與真空管機的差異之一,在於晶體機設計者需要花比較多器材「voicing」的功夫,才能趕上管機先天的優勢,營造出富有音樂性的聲音呈現。這些知識都幫助我建立對器材本質的認識,而不容易被外在噱頭所迷惑。

另外在黑膠播放器材方面,在換用了Immedia 的唱盤與唱臂之後,與之前用的某暢銷牌產品比較,才深切體會到唱盤/臂的設計與加工水準,對音質會有哪些影響,以及長期使用下,性能穩定之重要程度。當時也去拜訪過 Immedia (現為Spiral Groove)的主腦Allen Perkins,在交談互動中,瞭解到一個產品是如何代表與反應設計人的思維。在他的工作室也學到了,以氣浮避震器材,來大幅提升唱盤等器材音質性能的方法。這也是後來,我投入很多預算與精神在 Newport  Minus K 等高科技避震器具的開端。

至於對唱頭與唱臂調整方法的鑽研,主要始於2000年左右,我太太回台教書後。那時我仍在美國工作,會有許多獨處的時間。往往整個週末足不出戶,專注於VTA/SRA,抗滑與azimuth/HTA的調整上,想使播放音質更上一層樓。在前10年的時間,我也是像多數玩家一樣,對自己靠聽力調整的能力自信滿滿。後來經過幾次錯誤得到教訓後,才恍然大悟,先前都只是在一個小範圍內微調打轉,而在那之外卻別有洞天。也就是我常引用的比喻,侷限於台北附近,尋找台灣最高峰的狀況。這些經驗的檢討心得,就逐漸成為後來行動力的主要來源,去探尋一些更可靠,且可重複回歸狀態的調整工具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