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4, 2022

回歸台灣:「以科學為輔」的概念與模式

 

在美國念研究所和後來加州矽谷工作,專業領域都是在電腦系統的性能方面,所思考的問題也幾乎都環繞在「最佳化」上。離開美國的工作,轉換到以台灣為重心後,開始把音響當成研究的對象。然後把以前工作領域的「最佳化」概念,結合幾十年來玩音響所累積的經驗,去發掘可用的工具,並找出一些新的原則與方法,嘗試將音響的調整納入「最佳化」的範疇。尤其最缺乏規則可循的唱頭唱臂之調整設定,是我想先著手的。

既然要開始討論「最佳化」,那就必須有可量化的目標(objective),所以數據的測量蒐集,分析與詮釋是必然的步驟。大學時主修的電機專業,不管當時學到了多少,到現在還記得的實在不多。電路學,電子學,電磁學算還有些基本概念,雖可用來理解音響器材的工作原理,如果要設計或修理器材,那就沒辦法了。倒是當時做實驗,使用過一些像是示波器之類的儀器,基本操作原理和詮釋數據的能力還在。所以用今日電腦化的儀器像是 Visual Analyser Multi-Instrument 等軟體,都還算得心應手。而且絕大多數的情況,看到錯誤的數據可以馬上察覺摒除,不至於誤入陷阱。

而關於數據與科學的方法,我在很多場合說過,基本原則是幫助我們找到「全面最佳點」(global optimum),避免浪費時間精力在「區域最佳點」(local optimum)附近微調徘徊。其關鍵在於「輔佐」聽力的不足,並避免主觀意識所可能造成的誤導。有些人士批評,我意欲否定聽感判斷的基本價值,這是非常嚴重的誤會。我也多次強調,「最佳化」與「好聽化」並沒有衝突,而是相輔相成的。「最佳化」之後,可以提供一個好的開始,讓「好聽化」的過程更有效率,且減少發生人為錯誤的可能性。

至於這個階段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可以簡化地描述為「聲音涅槃」(sonic nirvana)。簡而言之,是音響聽起來要不能像音響。而關於這理念的討論,以後會再找機會詳細寫出來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