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5, 2023

「高傳真」與「好聽」之辯

 大多數的音響玩家,觀念裡總認為一個器材或套音響系統,高傳真與好聽是相抵觸的目標,把解析度好而不夠悅耳的情況以「太Hi Fi」來形容 。在我自己音響歷程40多年裡,早期的概念也是如此。但隨著對器材,系統與現場聆聽經驗的累積想法逐漸改變。我現在認為高傳真與好聽,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完全不衝突,甚至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要能接受這個觀念,首先必須有足夠的現場經驗,對不經任何電子線路失真污染過的樂器人聲等,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及熟悉之程度。否則,如果老是以系統播出的音質為參考基準,將被製成「罐頭」的音樂軟體內容,且過混音等化的「好聽」當成標竿,那就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餘地。這樣思維的人士,就常會說出自己系統比現場「更好聽」的論述。以前我就曾經在此討論過,這就像是拿罐頭與原始食材的味道來作比較,也許在一些情況是真的比較「好吃」,但不能說所有罐頭都比所有的新鮮食材好吃。

由於錄音的過程,等於已經將生鮮食材製成罐頭,因此重現現場乃是不可能。追求高傳真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將錄音內容不增不減地呈現出來。而將錄音媒體裡的資訊,接近完整無失真地表現出來,真的會不好聽的機會其實非常小。在我的經驗裡,本來以為「難聽」或「不好」的錄音,在系統音質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後,往往就出現之前未察覺的細節與正常音色,變得相當悅耳好聽。極少部分的例外,才真的是難以入耳的。

但什麼樣子的系統聲音走向,才是往高傳真的方向前進?基本概念就是捨棄一般的「加法」思維,不要老想去用各種方式去添加音質元素。而以「減法」邏輯為出發點,降低任何影響聽感的失真,並且設法排除呈現錄音內容的所有障礙。至於哪些是屬於影響聽感的失真,該如何去辨認?當聽到系統有缺點時,不要馬上怪罪到器材上頭,需要去思考探究的方向為:這是由哪一種失真所造成,然後有哪些方法可以去排除。多聽「不插電」現場演出的目的之一,即是培養出辨別這類失真的能力。尤其是許多「好聽」的失真(euphonic distortions),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該有的聲音。最常見的例子,小提琴的音色,多數人追求的就是甜美的木質感,不論強弱音皆是如此。事實上在現場聆聽,小提琴在弱音,尤其是muted的狀態時,音色的確非常甜美迷人。但是在強奏時,雖然不會刺耳,其爆發穿透力是相當驚人而震撼的。而這種強音段落,對音響系統播放水準的要求也最嚴苛。眾多的音響玩家,包括年輕時的我,在聽到系統播放小提琴強音時有扎耳感時,就想法要藉著各種調整與換器材線材的方法,去弄成不刺耳的呈現。其副作用是系統的動態與暫態表達能力,受到壓抑而缺乏音樂該有的活力。我現在的作法,是去探討播放的環節裡,有哪些是失真的來源,才會造成這刺耳的聽感。經過多年的研究探討,我認為最常見的,就是黑膠播放系統的調整不夠到位,以及喇叭擺位不夠精確所造成的失真。黑膠播放器材調整不當,最容易出現的音質問題之一,就是歌聲的齒擦音(sibling)及弦樂器強音的摩擦感粗糙且特別突出,這是在音源前端產生的失真。而喇叭擺位不佳,造成左右喇叭發出的聲波,尤其是高頻訊號到達聆聽位置時有時間差,也是在許多系統造成這種不細緻,刮耳失真的常見現象。

至於空間裡300Hz以下低頻響應有大幅度凹凸,不但是嚴重的失真,所影響到的更遠超過單純低頻的聽感,連帶對中高頻的感知也會隨之改變,這是人腦天生的反應,學理上是psychoacoustics現象的一種。在音響展時,絕大多數的展出房間,聽起來就只是在播放聲音,不能吸引人到音樂之中。主要就是由於低頻響應的問題,連帶使中頻聽起來不夠紮實而顯得瘦弱,而高頻也許不刺耳但與感覺與較低頻域銜接不良。這樣一來,聽感上就會像是幾個不同單體在發出聲音,各頻段之間缺乏協調性,讓人無法長久聆聽。根據我個人“整治”自己現有超過8對喇叭(包括3對靜電喇叭)的經驗,所謂的聲音太冷,太瘦,低頻鬆散或欠缺速度感,絕大多數都是這頻段出了問題,影響到人腦對其他頻段的主觀印象。而偏偏在這頻段的音波很長(300Hz波長已經超過1公尺,越低的頻率更長),擴散或吸音材料都起不了甚麼作用。

同樣的問題也常在多數發燒友家中出現,然而大部分人卻不能理解,也不去追尋處理問題的根本所在,只想靠換器材線材來獲得想要的聲音。更換器材時,如果新的喇叭與房間的交互作用,剛好完全避開了原來的問題頻率,那就可喜可賀。但這樣的機率非常低,因為所有喇叭的低頻工作模式差異不大。多數情況只是發生問題的頻率稍有更動,短時間聽起來不一樣,過了一陣子,又開始會覺得不滿意。至於想靠換擴大機,墊材或線材等來處理頻響凹凸的問題,那更是緣木求魚,因為改變的頂多是泛音分佈不同所造成的音色差異。有人說用擺設幾塊吸音或擴散板可以解決低頻問題,也是因為改變了一些中高頻響應,從psychoacoustics效應引發的感官錯覺,好像是改變了低頻響應,事實上卻並沒有。這種物理上不可能的事情,會信誓旦旦說聽起來真的有效,也是wishful thinking在作祟,缺乏基礎科學知識的理性制約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