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1, 2015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Part#2: 討論器材時盡量不談音色?

「XXX牌的音色很高貴」「這系統的中高音的音色很華麗」「YYY那機器的音色好冷」這類關於音色的話語,在音響玩家的圈子裡,總是不斷地出現。當然,我自己也曾經是把「音色」掛在嘴邊的高談闊論者之一。

沒有錯,音色通常是人們的第一印象,但卻也常成為深層分析思考的阻礙。

主要的關鍵之一是,人對音色的感覺,無法像對視覺的的描述那麼精確。像是看到一張黑白老照片,用「泛黃」描述,或在鎢絲燈泡下拍的照片,色溫偏橘紅,可以讓大多數人理解。但用「偏黃」來形容聲音的話,除非是有攝影背景的人士,恐怕很難理解其真正的含意。況且,玩攝影的人,在討論鏡頭的時候,一定是以解析度,不失真變形為優先。雖然會用「偏柔」「偏暖」等,但絕不會是主要的考量。

其次,概括來說,器材本身之所以有音色,其實就是從失真而來的現象與反應。任何的器材(尤其是喇叭)在主要架構設計結束,作最後局部微調時,就必須考慮到,既然失真無法完全避免,那當然就要想法使失真聽起來悅耳一些。這就是所謂的 voicing  ,也就是各產品音色特性的主要來源。但這些作為,就像是蛋糕上的裝飾,最容易看到,但也是我們在評估器材時,應該要馬上看穿,而盡量去直視其內在的核心價值。

更何況,一件器材的音色可以隨種種的因素改變。所以應該先考慮其物理特性,如:背景安靜的程度,音場解析力,低頻控制力,等。音色若不理想,大多可以再用線材墊材等方法處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