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8, 2022

玩音響的「最終動機 」

追求音質的目的,已大致討論過。但為何要「玩音響」,則屬於另外一個議題。這是因為玩音響的人士,其隱含的真正最終動機(ulterior motive),不見得是「追求音質」本身,或甚至與「聲音」並無關連性。雖然不會承認,但行為上顯示這只是他們次要動機,真正動機在其它方面。

舉例來說,我所觀察到,許多代理商經銷商及出版事業等音響相關業者,當初純粹是從玩音響開始,出自於對音響/聲音的熱愛,而選擇進入這行。但隨著生活與經濟上的考量,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得不與現實妥協,逐漸地以營利為取向。以營利為目標,本來就是各行業生存的基礎,但如果變成是唯一的動機,把音響當成手段,對音響界來說,不論是廠方/消費者/讀者,就不是好事。換句話說,如果對音質好壞不能誠實評估,不為顧客或讀者利益作打算,所有考量與所從事的行為,只是要賣廣告或器材賺錢,以追求利潤為最高指導原則,那等於是把玩音響當成生財的工具而已。

除了實質金錢收入之外,常見的另外一個玩音響的最終動機是為了爭取社交地位。而最快方式之一,是投資去買高價器材,然後經銷/代理商立刻就會奉之為上賓,並為之吹捧。而且在社交圈或網路上貼圖宣傳一下,獲得能見度與話語權,就會被認定是神級玩家,甚至進而被封為先知,享受許多人的崇拜追隨,得到呼風喚雨的力量,也就是一種政治影響力及權力。而從觀察世界上各國政治界就知道,政治權力的滋味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即使不藉此獲得利潤報酬,也讓不少人樂此不疲。

如果不花大錢買高價機器,另一個達到地位的方式,就是要「立言」。在台灣的音響界,如同政壇一樣,要有地位就要樹立威信,要去打出一片江山。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時說出「獨到見解」或嘩眾取寵的驚人論點。即使說錯了,也絕對不承認,只要過了一陣子,多數人就忘了。另外的速成途徑,就是去挑釁,攻擊,貶抑其它已經有地位的名人。因此可以看見音響界,不論是實體或網路,有不少的「名人」或想成名者,其行為與言論其實等於是「音響政客」。對他們來說,來自音響的樂趣並不是究極目的,而是藉之獲得名或利,或者兩者皆是。

至於另外一大類玩音響的人士,他們在音響/聲音之外的最終動機,並非取得利潤或地位,就只是滿足擁有的欲望,把壯觀漂亮的名牌高價器材/珍稀軟體擺設在家中,心態跟坐擁名牌皮包珠寶等類似。真正音質如何不太重要,只要價位夠高,看得喜歡,受到視覺與價值判斷的制約,耳朵就會覺得好聽。如同多數喝葡萄酒的人士,看到酒標是名貴的酒,就必然認為是好喝,同樣的道理。

至於完全沒有其它最終動機的玩家,也是存在。但以我的觀察,在國內的比例,隨著這數十年的環境與人心之變遷,逐漸減少,已經成為少數。因此,除了幾位認識數十年的資深玩家友人之外,如果認識到心態純粹的新進玩家,我都會盡可能幫忙他們增進知識,鼓勵多觀察思考,在這條追求sonic truth的路上少走些白路,少花點冤枉錢。

為何我不想藉音響獲得名/利?

 我不能說「利」與「名」對自己完全沒有吸引力,但稍微有觀察思考能力的人就會明白,獲得這些都要付出各種有形/無形的代價。

如果我為了爭取地位,並非辦不到。但首先花大筆錢,去買有華麗壯闊外觀來吸引外行人,實際上設計欠周詳音質缺點甚多的器材,即使會得到許多無知者的膜拜,我內心卻會認為是一種恥辱。其次,要以各種話術來搏取版面吸引關注,並面對隨後引發的論戰等後果,對我而言時間與精神方面的代價實在太高。而最重要的,這些會使「玩音響」淪落為工具,不能讓我再以「玩」的心態面對之。試想,如果在聽音樂時,不由自主的一直要去想,該如何增加自己的能見度,提高自己地位,或要如何去跟別人筆戰舌戰等,這與以前在公司裡開始擔任主管後,常要處理人事的繁瑣問題及面對政治鬥爭的心態,有何差別?

這幾年常有人問我,為何不以音響為職業,而且還幫我想到很多途徑,從中獲得收入。也有知名的音響進口商,詢問過是否有合作的意願。這個問題,在我準備離開高科技業的工作之前,就已經想得很透徹。如果我不必依賴音響過日子,不用靠它來獲得收入或成名,那就沒有必要去將這一輩子的興趣與嗜好,變成職業。回想自己在大學時代,蘋果電腦Apple II剛問世不久。當時有一陣子,我玩電腦的瘋狂程度,勝過於音響與攝影,幾乎已經到廢寢忘食的地步。然而,等到以電腦為主要專業領域之後,對它的熱情就漸漸低了。甚至從美國的研究所畢業後開始上班,在休閒的時間,就幾乎完全不再想去接觸電腦類的東西。即使再精彩的電玩遊戲,也不會讓我有花時間精神在上面的動力。從這心態的轉變過程我領悟到,以自己的個性,如果將音響當成事業,也許會有不錯的收入。但是當嗜好不再是嗜好,「玩」的心態就會很快消逝,變得跟電腦一樣成為生計的工具,在下班後根本碰都不想碰。

賺錢與出名的代價都不想付出,堅持讓音響是一個興趣嗜好,維持以「玩」的心態面對。既然不願妥協的話,那就必須接受後果。例如每個月只夠用來買幾張唱片的稿費,與自己付出的工作量,甚至出資購買器材的費用,完全不成比例。還有在看到各種來歷的「名人」與「專家」說些似是而非的謬論,還得到群眾的簇擁時,也就搖頭聳肩了事。心理建設上,必須體諒他們與我處境不同,是以音響的收入為生計,且/或必須建立並維持名聲地位。雖然有時看到的東西很離譜,但還是警惕提醒自己不要與他們為難。在公開場合,頂多只是平鋪直敘地說出我認為怎樣才是對的,不會直接指出別人的錯。

有人會說,那就乾脆不讀不理這些怪論就好了,為何還要那麼麻煩,去留言寫出什麼才是對的?這是因為,我的最終動機,除了音響本身,這幾年還多了一個「教育群眾」,這也反映在我寫的文章,目的不在於業配或引發購買欲,主要在於紀錄與傳播知識。所謂的群眾,當然也包括了這些「名人」「專家」,與他們的追隨者。見到謬誤的論述(而且通常按讚的人數還很多),不直接反駁或指正,只在底下寫出我認為正確的論點,這是特地採取的不挑釁姿態。至於有沒有人看,或者看了是否同意,那就完全隨緣了。因為我的目標是教育,不是為爭取「利」或「名」,所以不必去計較得到多少的反應/回報。而我的教育方式,是願意學的人,就歡迎他們來討論,甚至可以無酬地去示範演講。不願意者,也完全不勉強,也用不著去大聲疾呼。所希望的,是以分享知識的低調作為,來盡自己棉薄之力,讓音響界的風氣,一小步一小步變得更務實。

Thursday, May 5, 2022

音響玩家應彼此珍惜

 在美國工作時,曾遇見一個英國來的同事。在偶然的情況下,知道彼此都是發燒友。在交換各自擁有的器材名單,以及平時花在改進聲音的時間量之後,我們都同意,他和我中毒的程度都很深。「Yes, it’s an affliction(病態).」他以英式的典型幽默下了結論。

好,如果我們同意對音響的執著是一種病態,那是不是應該有「病友」互助的精神,互相鼓勵打氣?尤其在這個新世紀,娛樂方式的選擇多到氾濫,Hi-End 音響的生存空間受到很大威脅。在將來的某一天,也許發燒友會成為瀕臨絕跡的物種?所以,在此建議,大家要珍惜緣分,彼此多尊重。並對新進的年輕人,多予鼓勵,這個嗜好才可以傳承下去。

何謂懂音樂?

 發燒友之間互動,不時出現的情景是:A先生與我到B先生家去聽了調得出神入化的系統,實在是挑不出什麼毛病。離開之後的路上,A對我說:「他不懂什麼音樂啦,何必花那麼多精神,還用那麼貴的機器。」如此一來,所謂的「不懂音樂」,好像成為了打橋牌時的王牌(trump cards),可以吃定/否定其他人在音響上的任何優勢。而且,邏輯上的延伸,似乎意味著,若脫離了音樂,音響本身的文化層次並不高。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書中,大方地承認,他自己沒受過任何正式音樂教育,就是喜歡聽音樂。即便如此,他還是可以和小澤對談得十分深入,而且還提出許多令大師敬佩的見解。所以,這算不算「懂音樂」?

以前在台灣的中學時代,為了聯考,重複練習各式題目,也背了大量書上的東西,這些後來大部分都沒在實際工作上用到。但其中有些基礎知識(像健康教育?),對成人之後的生活還是有正面影響。玩音響的人,除非純粹是靜態地欣賞機器外觀,否則在調聲音,試機器等過程中,反覆地聽了各種錄音,應該漸漸可以從中得到一些良性的潛移默化。例如,大多數人沒有絕對音感,但音響聽久了,腦子裡就會有印象,60Hz的哼聲是什麼樣子。處理過房間低頻問題的,也大概可以聽出,150 Hz 以下,有突出或凹陷的大概頻率數值。此外,有經驗的發燒友,多半可以聽出一個系統播放鋼琴,弦樂等樂器聲音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不是和專業音樂演奏家挑選自己用的樂器時,分辨聲音的能力,有類似之處?因此,在玩音響的過程中,是否不知不覺,也「懂了」一些音樂?

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發燒友,應該會有這種經驗:換了機器/線材,或作了某個調整(tweak),忽然發現從同一錄音裡,聽到了之前未曾察覺的細節,像是小提琴手運弓的手法,或定音鼓輕擊的表情,等等。這些音響上的細微處,算不算音樂的細節呢?而這些細節給我們音響上的感動,與純粹是音樂的感動,有多少分別呢?

 在許多的領域,所謂的懂與不懂之間,其實就在於會否用該領域的「專業詞彙」(lingo)來表達想法,及與人溝通而已。例如葡萄酒,知道一些酒莊名字,能用華麗的形容詞描述酒的味道,就可以博得不少人的尊敬。但在許多的情況,這種「懂」,反而造成國王新衣效應,使人失去獨立判斷的能力。密西根大學的學長,台灣酒界名人黃教授的妙語:「有些酒就是要知道它的價值和稀有程度,才會覺得好喝。」在音樂方面,這種類似情況也很多,在此就不再舉例。

村上春樹指出,正因為他是門外漢,在聽音樂時會特別專心,不去想一些專業層面的東西,而且保持了旺盛的好奇心與坦誠虛心。所以,我輩音響玩家,即使被貼上不懂音樂的標籤,其實也不必太在意吧。

玩音響有哲學可言?

我從2015年恢復在音響論壇雜誌寫稿,專欄名稱叫「音響的哲學,科學,非科學」。所謂音響的哲學,說來不是什麼深奧之物。我也不是假裝自己是個哲學家,想為人生中的重大問題提供解答。在我的認知中,凡是牽涉到有關「為什麼要玩音響?」「什麼是好的聲音?」「何謂原音重現?」之類的議題,就可以列入「音響哲學」的範疇。而除了「哲學」之外,我想不出更好的歸類,所以就將就用之吧。

至於這些有關音響哲學的討論,其必要性當然也是見仁見智。有些音響同好看到這,心裡可能已經在嘀咕,小題大作,玩玩聽聽,何必如此認真?

其實,對我來說,主要是想分享這些年來對於音響的所見所聞與所思。由少年至中年,對於音響,自己心態及價值判斷上的轉變以及各種嘗試錯誤的經驗,不敢說有高度參考價值,但透過描述與反思,也許可以幫一些人少花些冤枉錢,少走些冤枉路。另外,還希望提供 food for thought(概譯:思考的點子),引發讀者的思考,讓大家進而意識到,每個人都會有的盲點及偏見。然後在溝通時,可用健康開明的態度,彼此切磋學習。

還有,雖然稱之為哲學,畢竟只是在討論一個嗜好。我常要提醒自己,don’t take it too seriously (概譯:別太認真),音響之外,人生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物。同時,don’t take ourselves too seriously (概譯:別太認真看待自己),認清並承認自己的偏見,多觀察,思索,但盡可能避免去批判(judge)別人。

Wednesday, May 4, 2022

調聲標的

 如果去問音響玩家,追求最佳音質的目的是什麼,多數的回答是「現場原音重現」之類的制式回答。探討這回答所隱含的意義,其實包含了很大的討論空間。首先,要把「原音是什麼」先釐清。許多人,包括多年前的我自己,不經思考就認為原音就是「像現場」。問題是,現場指的是哪一現場?是錄音當時的現場,還是自己根據其它現場聆聽經驗留下的印象,所定下的「典範」?詳細去追究,馬上發現每個人心目中的「現場」,出入相當的大。錄音時的現場,能參與的人少之又少。而聽任何一張唱片或數位檔,在錄製當時親臨該地,更近乎不可能。而稍微有現場聆聽經驗者都會同意,不同演出場所的音質,差異相當明顯。更不要說,觀眾是在座位區,而收音的麥克風多數都是擺設在舞台上或近處。

之前我說過,用影像來當例子,以最好的技術/設備拍下風景實物,爾後在播放時,即使有再好的畫面,或許會令人感動,卻也不致於讓人產生置身現場的錯覺。播放時所能追求的,只是將已經錄好的媒體影像內容呈現得最好而已。同理,經過錄製過程的聲音內容,等於已經將生鮮食材製成罐頭。播放時要「現場重現」,其可能性也接近於零。除非加上大量的想像,或以「音響巫師」常用的類似催眠方式或權威態度來促使他人不得不同意,這就是「現場」。

在日本音響雜誌上看到,他們音響界常會以「唱片演奏家」來稱呼許多音響玩家。我未曾去聽過他們的系統,但從他們所用的器材與擺設方式,大致可以猜測,聽起來的感覺會是什麼樣子。說是「演奏」,就意味著想要重新創造一個「新現場」,也就是營造出他們認同/喜歡的一個新的聲音經驗,並非想要重現媒體錄製時的那個「原始現場」。我所交流過的國內外發燒友,也不少可歸入這「演奏家」的類型。這些玩家其實等於是將他們的系統當成樂器,來製造出心中想要的聲音樣貌。

原音重現的「原音」,比較合理的詮釋,應該是媒體裡所含的資訊,也就是錄音混音壓製等過程,所記錄下來的內容。如果追求的是這樣的目標,音響的角色就變成比較接近「儀器」,主要功能是將這些內容以失真最低,盡可能不增不減的方式呈現出來。但即使是儀器,也必定有些許的誤差。而音響器材所用的元件,本身必然就有一定的公差範圍與不精確存在,因此組合起來,訊號通過時會產生失真,無法避免。音響玩家用器材組合起來的系統,也必須面對無所不在的失真,甚至還要再加上空間與喇叭交互作用產生的問題。因此通往最低失真的路途,更是坎坷。如果是「演奏家」,或許很早就脫離這路徑,自己去追尋心中的「好聽」目標。有些人像是我,則會先盡力走一段追求低失真之路,到一個階段後才開始脫離,以聽感來做主觀的修飾。至於我所追求的,在低失真之外,更上一層樓的終極目標,可以簡化地描述為「聲音涅槃」(sonic nirvana)。簡而言之,是音響聽起來要不能像音響。而關於這理念的討論,以後會再找機會詳細寫出來給大家參考。

器材,系統與人

多數音響玩家會持續追尋/膜拜高價器材,一直所想的就是希望能有更多預算來「升級」。在我40多年以上的音響生涯裡,也曾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而近年來對各種器材的工作原理及設計製造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逐漸認知高價與平價器材(包括線材墊材等)之間的實質差異。在多數的情況下,摒除品牌與價格的心理催眠作用之外,實際音質方面,如果在嚴格控制變因的情況下作比較,並不容易判定勝負。

這些年造訪過許多使用高價器材的玩家,所聽到的音質表現,除了外觀壯闊,音量宏大之外,鮮少讓我會想要久坐聆聽。分析起來,絕大多數的共同問題,是喇叭擺位不佳,使得300Hz以下的低頻段有明顯突出凹陷,連帶影響到人耳/腦對中高頻段的覺知偏差。有這根本上的問題,即使用了再貴的器材或線材都無濟於事,因為所有器材與線材,除非有可調整的等化功能,在可聽頻域的頻率響應幾乎都是相同的。

此外常見的是,系統的「基礎建設」被忽略。用了高價器材,卻沒有在電源與震動處理方面下功夫,使得系統的動態,暫態與安靜度等方面大打折扣而不自知。換句話說,大多數人對提升音質的優先順序,都缺乏正確認知,而商家也鼓勵並樂見客戶一再的「升級」。換成貴的機器,剛開始由於安慰劑效應,好像聽起來比較好。然而根本上的問題沒有解決,一陣子之後又會感覺不好。於是用的器材越來越高價,卻永遠無法滿意。

不時會有玩家朋友問我,怎麼某某人用那麼高價的機器,聲音還那麼難聽?我的回答,是「人」的因素最重要。同樣的器材,給不同的人組成系統使用,必然出現相當大的音質差異。對聲學有些概念,對電的品質與震動的影響有認知,或者至少對現場演出音效有些經驗者,與對這些方面毫無知識者,所經營出的系統音質水準絕對不會相同。因此一些友人在問我關於更換器材的意見時,在瞭解他們現有情況後,大多數情況我都會建議,把錢省下來投資在電源與震動處理方面。然後更重要的是,把喇叭與空間交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弄清楚一點,對症下藥,這樣所得到的整體音質改善程度會高甚多。在對系統的音質不滿意時,不要立刻想去換機器「升級」,不如把鑽研器材廣告或試用機器的時間精力改投至充實知識上,專注於現有的問題核心所在,然後尋求解決處理或減低其負面影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