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4, 2022

我推薦的「冷門」發燒黑膠唱片,之十

Prokofiev Violin Concerto No.2

David Oistrakh小提琴獨奏,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伴奏,Alceo Galliera指揮

EMI SLS5004(套裝中之一)

又一張普羅高菲夫的曲子,也是以音響效果為主要考量。其實我個人對他寫的標題音樂(如芭蕾舞和戲劇音樂等)評價較高。他的絕對音樂作品如交響曲及協奏曲,有些樂段不時給我堆砌音符的感覺。

RCA海菲茲版是TAS榜上的發燒片,不論是音響上或演奏上,整體來說都比較hot,是充滿活力及陽剛氣的錄音。為了凸顯海菲茲的琴技,很顯然的可以聽得出來為了他的獨奏部分加了專用麥克風,完整描繪出海菲茲獨特的琴聲音色。但也造成強音時琴聲略有粗糙感。Classic Records再版也許在這方面會有所改進,但我還未聽過所以無法驗證。

和海菲茲版比起來,Oistrakh版乍聽之下會令人以為是在演奏另一首曲子。風格上要比海菲茲版低調很多,沒有誇張的表演,而以纖細陰柔取勝。但音樂表情細膩,使曲子顯出格外不同的淒美風情,令我聯想到兩次在現場聽Midori拉琴的感覺。錄音重點很顯然不在表現大師的炫人琴技,小提琴的音量大小並不特別突出。位置在較遠處,接近現場聆聽時,坐在2030排的感覺。但Oistrakh的琴聲個性,仍捕捉得很成功。音色優雅,弱音表情豐富,尤其第二樂章撥弦的表現令人激賞。而且琴聲在廳內的殘響量也收錄得恰當,感覺上和整首曲子的詮釋有相輔相成的效果。空間感方面,小提琴與樂團的大小比例並不能說完全符合現場,小提琴形體還是稍大了些,但已經比大多數協奏曲錄音好很多。樂團音場比海菲茲版窄些,但要深上許多。這也是EMIRCA兩個公司錄音上的典型差異。孰優孰劣,應是各人喜好的問題。我自己則比較偏好EMI錄音的樂器位置安排,因為整個樂團的弧形和外圍的邊際(boundary)較明顯。另外,聽這唱片時,請注意大提琴和中提琴組的位置,是否與一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