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7, 2023

系統三大基礎建設之一:AC電源

所有的器材都需要電源,除了少數用電池供電以及唱盤是交流馬達的情況之外,大多數都將交流電經過變壓整流後,轉成直流電,再給器材內部的零組件使用。原始交流電源理想上是單一頻率的正弦波,但實際上經過電線傳送,到達家中前就已經受到眾多的干擾,而滲入各種頻率的雜訊。這些進入交流電源裡的雜訊,可以說無所不在。從音響系統用電的觀點來看,又可分為1)以無線方式進入的,以及2)家裡面與鄰近公私單位的電器用品(含音響器材)所產生,以有線方式進入的。

有線的雜訊,來自各種的電器,包括音響器材。只要是用交流電來驅動的東西,都會有電源供應器會產生雜訊進入供電線路。這些雜訊,或許本身的基音(fundamentals)頻率不高,但連帶產生的泛音(harmonics)雜訊,會向上延伸到很高的頻段。電源供應器又可細分為傳統的線性電源,以及日益普遍的交換式電源。前者產生的雜訊,頻率範圍大約是10KHz 10MHz。後者則為67KHz到 200MHz,頻率較高而且較廣。除了電器的電源供應器之外,還有像是洗衣機,電梯馬達,冰箱/冷氣壓縮機等等,也都會因電磁作用(例如反電動勢)產生雜訊反饋到電源之中。上述的污染源之外,任何數位器材,例如電腦,手機,數位影音器材等,都有石英振盪器以極高的頻率在運作。它們會產生的污染,除了以有線的方式進入,還會以無線輻射的方式傳播,然後被天線效應感應到供電線路。這些雜訊的頻率範圍,約在8 MHz500 MHz

外來的無線雜訊是由各種方式產生且到處傳播的電波,因天線效應而進入供電迴路。像是收音機的AM/ FM訊號,無線對講機的訊號,手機的訊號等等,都有可能被各種的導線接收,轉為導線內的訊號,最後傳遞到家中。例如屋內的內電線路,長度在10米或更長的,就會成為接收中波AM訊號的天線。器材用幾米以內的較短電源線,會是FM訊號的天線。有些人,包括我自己以前在美國家裡,當電源沒有適當處理時,有時會從系統聽到廣播或無線電通話的聲音,就是這個道理。

無線雜訊會經由天線作用而進入到導線裡頭。而進入的程度多寡,與進入後傳遞難易程度及造成影響的大小,就與導線外的包覆,所用導體材質,繞線方式,粗細/長短等因素都有關係。例如不同波長的無線訊號,在接收時所需的天線長度長短不同。因此,某長度的導線,會與波長接近的訊號產生交互作用而變成接收天線。由於無線訊號的波長範圍極廣,因此不論多短多長的導線,總會有訊號會被它接收,所以很難避免。而在有線雜訊方面,不同的線材傳播訊號時,是否會使雜訊的傳播較容易衰減,也影響到最後進入器材的雜訊多寡。

不同的音響電源線會造成音質差別,幾乎每個音響玩家都有親身的體驗。這些差異的來源,大部分來自於線材是如何面對無線/有線雜訊,以及雜訊進入到器材之後的反應。舉例來說,線材AX頻率的雜訊有較佳的免疫力,而線材B對頻率Y的雜訊有較佳免疫。如果接到同一台器材上,這器材本身對Y頻率的雜訊有比較好的阻絕能力,那與線材A就是比較好的搭配,因為可以將較大頻域的雜訊給擋下來。如果是同樣線材接到另一台器材,其效果可能就會反過來。在這裡,甚至線材AB只是不同長度的同樣導線,都可能會產生這種現象。

如果在各環節整成的直流電裡頭,還有殘存的雜訊,那不但會影響到元件的運作,而且最後就會傳到喇叭。如果是極高頻的電波雜訊,會干擾喇叭的發聲。如果是人耳可聽頻域,那就會隨著喇叭發出的音波傳入耳朵。基本上,貴的器材,為何多半會大又重,主要就是電源部分做了加強。但是,不論是多好的整流濾波線路,都不可能完美。尤其是在兩種情況,一般的音響器材,幾乎都無法有效對付:

1)超高頻的無線電波雜訊。

2)交流電正弦波的波型有缺陷。

被動式的電源處理器,在交流電通過時產生作用。基本上就是用來補強器材電源濾波線路的不足。它們運用各式過濾方式,將電源的雜訊在進入器材前擋下來。所以,只要設計的理念正確,對付1)的效果,通常都相當不錯。尤其是某些濾波的方式,需要大型的金屬質的箍環,一般器材受限於機身大小無法裝進去。所以這類的電源處理器,的確有其存在的必要。

但是,再怎麼好的濾波器,也不能修正波型的缺陷。圖1是音響展時,圓山飯店的電源波型。濾波線路可以辦得到的,就是盡量將有缺角的部分處理到平滑,但是不可能將之修飾成完美的正弦波。而不完美的正弦波,意味的是:

A)完美的電源正弦波,代表僅有60Hz的頻率。波型有問題,就有其它頻率的成分存在,很可能會穿過器材的電源整流部分,成為直流電裡的雜訊。

B)如圖顯示,在正弦波最高點處有衰減,那器材裡電源的電容器就無法飽滿地充足電,減弱了儲存的能量,很可能也使器材聲音的動態變差。

不完美的電源波型,有多普遍呢?我只能說,不論是在美國或台灣,幾乎都找不到誰的家中波型是完美的。最常見的,就是 頂部被削平了。這是因為,家中所有的電器裡的電容,充電的頂點都在這個部位。所以,即使電力公司送出完美的正弦波,經過路途中這麼多電器的使用,幾乎無可避免的都會在頂部出現衰減現象。

然而不論是多厲害的整流濾波,都不可能完美,因此需要幾種不同的方式互補,才能大致涵蓋要處理的廣泛範圍。在供電前端都先經過大型隔離變壓器,可擋下大部分的無線干擾。變壓器本身是一個低通裝置,在頻率高於某個範圍之後,訊號及雜訊就不容易通過,因此對阻絕無線電波雜訊有相當效用。但來自有線性質的雜訊,頻率大多很低,大部分還是會通過。像是大樓電梯的啟動,就會產生很低頻率的干擾,隔離變壓器(甚至其它電源處理工具)無法處理。

有線性質的干擾,除了產生很難處理的雜訊之外,還會影響到電源波型。在美國與台灣超過95%的家中,我所測量觀察到的情況,在原本是平滑的正弦波頂部會出現缺角,隔離變壓器與被動式的濾波都無法修正。這所帶來的問題有幾個,首先是波型有了缺角,在頻譜組成上代表在60Hz的成分外,多出了很多高頻的成分,很有可能會穿過器材的電源供應部分,而進入到直流供電,成為訊號背景雜訊。其次,波型有缺角,表示正弦波的頂端有能量損失,這會使器材的電源供應線路裡的電容器,在充電時少掉一些電量,讓儲存的能量減少,而且這種現象會是持續的。這些電容器所儲存的能量,是讓器材在瞬間需要用大電流時,可以立即提供,而在消耗之後要立即補上。如果充電與補充的過程有短少,在音質上就容易出現動態與暫態受限制的情況。也就是說,其實大多數玩家的系統,如果使用電源的波型不去更正處理,音質是處於打折扣的狀態。這時就要依賴主動再生的電源供應,例如PS Audio Power Plant 或Stromtank之類的器材來對付。


Sunday, January 8, 2023

系統三大基礎建設之二:震動處理

參考:

音響器材在使用時所面臨的震動來源及影響 


「減法邏輯」調聲的理念,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就是盡可能去消除任何會干擾訊號再生,引發失真的震動干擾。一個音響系統在播放時所面對的,並非只有表面上感覺得到的喇叭發聲產生的震動。還會受到許多細微,人的感官無法察覺的微小震動的影響。包括遠方傳來與建築物本身產生的極低頻率,這些無所不在,而且感受不出來的震動,對音質負面影響之程度,要等到將之去除了才會恍然大悟。而在音響市場上,針對震動處理而推出的產品不勝枚舉。在瞭解到其本質之後就會發現,絕大多數都規避了問題的核心,嚴格來說都只能算是調聲器具(tuning devices)而已。我在1990年代中期,在半信半疑的心態下,第一次嘗試用高科技震動處理,將二手購入的Newport氣浮隔離平台,放在當時所用主要唱盤Immedia RPM-2下面,所得到的音質改進程度令我大感震驚。那時才開始認知到,高科技震動處理器材與一般音響用的墊材,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能差距。在生活重心回到台灣這幾年,透過各種管道也借來測試過,並且購入Minus K的高科技機械式避震平台,以及日本倉敷與德國Accurion主動除震平台。這些器材原本設計是用在精密度極高的光學,半導體,及物理化學實驗等用途,它們的避震效果絕對不是隨便吹牛的,而是明明白白提供數據,顯示在何種狀況,處理哪些頻率的震動有多大效果。

在用這些高科技裝置嘗試與實驗的過程,我累積了不少經驗也得到不少新知識。例如放在上面的音響器材的本身性質,要考慮周到,並不是隨便任何器材放上去就必然得到最佳的音質效果。以黑膠唱盤來說,放在氣浮,高科技彈簧,或主動除震台時,首先要考慮到唱盤的懸吊避震機能,是否會造成妨礙或衝突。本身就有彈簧等軟式避震的唱盤,用在氣浮或Minus K平台,只要調整正確,經驗顯示可以有相輔相成的效果。但放在主動除震台,唱盤上的馬達唱臂等處傳來的震動,部分會被唱盤懸吊吸收或延遲,無法有效傳遞至平台表面。我所用的唱盤裡,TechDas Air Force IIITechnics SP-10RImmeida RPM-2都屬於無懸吊的硬盤,放在主動除震台上可以明顯測量到,唱盤所產生的微小震動被抑制,音質隨之大幅提升。其中SP10R本身沒有機座,直接將它放置於主動除震台,而所搭配使用的唱臂塔也是在除震台平面,所得的音質效果相當驚人。而像是Technics SL-1200G本身附有軟質避震腳,就改用可取代之並鎖在機座的硬質角錐。至於軟盤Linn LP-12用在Newport氣浮或Minus K的效果很好,但目前我還未嘗試放在主動除震台上。根據二手消息來源的使用者回報,軟盤放在Accurion主動除震台的效果似乎不是很顯著。

此外器材與所置放的平台之間的介面( interface)也相當重要。使用不同的墊材,等於是在器材與平台間用了特性不同的震動濾波器,會影響到外界震動哪些頻率及比例會傳遞進到器材,以及相反方向,器材所產生震動會傳遞出來的效能。在思考採用哪一種墊材時,這些要件必然要列入考慮。許多人在這方面的思考方式是,聲音哪裡不對勁就換一種墊材試試看,直到覺得滿意為止。我的思考方式,則是在窮舉其它主要變因(像是喇叭擺位,音源的微調等)之後,再來用墊材作錦上添花的修飾,而且還要考慮到器材本身與下方平台的性質。

我目前用了3台主動除震台,除了給兩部主要參考唱盤使用之外,我還將其中一台專門給器材的獨立電源盒用,包括前級擴大機,唱放的電源部分等,放上去效果非常顯著。而最近更將幾台唱放的主機部分也放上主動除震台,唱盤旁邊的餘留空間,其音質的進步程度也令人驚訝。而且即使是低價位的唱放,也有脫胎換骨的音質升級效果。如果是放在主動除震台上,最主要的考量是如何讓器材產生的震動,最有效率最快速地傳遞給平台加以抵銷處理掉。這時就我會採用硬質的墊材像是腳錐或類似Finite Elemente的陶瓷腳,而且盡可能將它們鎖緊到器材上。例如圖12裡,都是用符合規格的螺絲,直接鎖在Technics SP-10R SL-1200G唱盤上。

如果不是用主動除震台,主要的考量是在於加強/輔助隔離外來震動,或者吸收器材產生的震動且修飾聲音個性。軟質的材料像是Sorbothane(高科技吸震材料)或是小型高科技彈簧腳(像是NewportVIB系列),就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例如SP10R唱盤的獨立電源下方,就用了有點厚度的Sorbothane,安置在重心所在圖3,讓電源的機殼可以吸收各個軸向的震動。而後級擴大機下方,每台則用了3VIB彈簧腳(圖4),再放在Newport氣浮平台上。使用高科技平台時,要注意負載的重量在工作範圍,這是基本常識。而像是Sorbothane等科技墊材,也要注意它們的承重要在規格之內,不能太高或太低,才能發揮正常的效用。

至於是否真有需要這麼講求避震除震,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有人甚至說,如果把「好的震動」也消除,聲音會「不好聽」。乍看之下好像有道理,但「好的震動」的定義是什麼?如果討論的是樂器,就是可以產生悅耳泛音效果的震動。而在音響器材的領域,若將之當成樂器來處理,就還有點道理。然而不同的人所認為的「好聽」並不見得相同,且會牽涉到種種的主觀因素。而從設計製造器材的角度來說,如果想排除「壞震動」留下「好震動」,除了靠聽覺來嘗試錯誤,並沒有實質可行的方式來達成。要選擇性地將某部分震動消除又留下其它部分,幾乎不可能辦到。另一方面,如果追求的是高傳真低失真,任何形式的震動,都會是造成失真的來源。至於把這些震動消除了,失真減低後,使否會得到「好聽」的結果,跟每個人主觀認定的好聽是如何有關。這屬於哲學的議題,我以前也幾次討論過,在此不再重複。在我的經驗裡,設計與製造的技術基礎越是紮實的器材,震動處理越好所得到的音質效益會越大。如果只是依賴設計者的耳朵弄出他/她認為「好聽」的機器,或許就會被暴露出其原本的缺陷。







器材「升級」的意義

 多數音響玩家會持續追尋/膜拜高價器材,一直所希望的就是能有更多預算來「升級」。等到對各種器材的工作原理及設計製造程序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才會真正認知高價與平價器材(包括線材墊材等)之間的實質差異,在摒除了品牌與價格的心理催眠作用,且於嚴格控制變因的情況下作客觀比較,實際上在音質方面並不容易判定勝負。換了比較高價的東西,聲音當然會不同,心理上會特別去注意比原來進步的地方。或者由於音色不同,而有了將原來問題解決的錯覺,甚至有些方面其實是退步了也沒有立刻察覺。直到過了一陣子後,對聲音又開始不滿意,於是又想要再次「升級」。換言之,用的器材價格升級,多數情況得到的只是不一樣的聲音。剛開始由於安慰劑效應,好像聽起來比較好。但客觀來看,若沒有去處理對付現有的核心問題所在,聲音方面並不會真正升級。

買了可用來自我陶醉或大肆炫耀的高價器材,卻不願意充實基本知識,例如喇叭與空間的互動關係,或投資於外觀不起眼的系統「基礎建設」像是電源與震動的正確處理,使得系統的頻率響應,動態,暫態與安靜度等方面大打折扣而不自知。換句話說,大多數人都以滿足心理上擁有高級品的欲望與視覺的需求為優先,對實質會改進音質的作為與器材卻興趣缺缺。我自己當然也經歷過這個階段,到了10多年前才逐漸脫離,並進化到可以看穿各種噱頭,認清器材與聲音本質的階段。


系統三大基礎建設之三:喇叭擺位之低頻響應

 我在音響論壇390期專欄文裡強調的重要基本概念之一,就是Schroeder Frequency的觀念:

https://bingrungtsai.blogspot.com/2022/10/schroeder-frequency.html

低頻聲波的波長動輒在幾公尺以上,跟中高頻以公分計算的波長,與空間的交互作用截然不同。這意味的是聆聽空間裡的中高頻與低頻的問題,必然要分開討論/處理。而且因為處理低頻的問題難度較高,且因人腦的作用會連帶影響到高低頻的聽感,所以要列為優先處理標的。中高頻的問題相對單純且較容易處理,順序可以在後。

於空間裡300Hz以下低頻響應有大幅度凹凸,不但是嚴重的失真,所影響到的更遠超過單純低頻的聽感,連帶對中高頻的感知也會隨之改變,這是人腦天生的反應,學理上是psychoacoustics現象的一種。在音響展時,絕大多數的展出房間,聽起來就只是在播放聲音,不能吸引人到音樂之中。主要就是由於低頻響應的問題,連帶使中頻聽起來不夠紮實而顯得瘦弱,而高頻也許不刺耳但與感覺與較低頻域銜接不良。這樣一來,聽感上就會像是幾個不同單體在發出聲音,各頻段之間缺乏協調性,讓人無法長久聆聽。根據我個人“整治”自己現有超過8對喇叭(包括3對靜電喇叭)的經驗,所謂的聲音太冷,太瘦,低頻鬆散或欠缺速度感,絕大多數都是這頻段出了問題,影響到人腦對其他頻段的主觀印象。而偏偏在這頻段的音波很長(300Hz波長已經超過1公尺,越低的頻率更長),擴散或吸音材料都起不了甚麼作用。

同樣的問題也常在多數發燒友家中出現,然而大部分人卻不能理解,也不去追尋處理問題的根本所在,只想靠換器材線材來獲得想要的聲音。更換器材時,如果新的喇叭與房間的交互作用,剛好完全避開了原來的問題頻率,那就可喜可賀。但這樣的機率非常低,因為所有喇叭的低頻工作模式差異不大。多數情況只是發生問題的頻率稍有更動,短時間聽起來不一樣,過了一陣子,又開始會覺得不滿意。至於想靠換擴大機,墊材或線材等來處理頻響凹凸的問題,那更是緣木求魚,因為改變的頂多是泛音分佈不同所造成的音色差異。有人說用擺設幾塊吸音或擴散板可以解決低頻問題,也是因為改變了一些中高頻響應,從psychoacoustics效應引發的感官錯覺,好像是改變了低頻響應,事實上卻並沒有。這種物理上不可能的事情,會信誓旦旦說聽起來真的有效,也是wishful thinking在作祟,缺乏基礎科學知識的理性制約所造成。

在一般大小的空間裡,用測量儀器觀察數據就可以知道,喇叭與聆聽處的相對位置稍微改變,低頻響應的變化就很可觀,因此單靠人力來找出最佳位置會非常困難。比較可靠的方式,是藉著工具來輔助。不過測量工具本身並不能指引移動的方向,而且要一直推著喇叭到處探索,不太實際。最好的方式,是利用模擬空間響應的電腦軟體,先找出大致上較佳的喇叭位置來指引,會容易得多。古早以前,美國RPG公司有出過100美元的軟體,模擬方形房間的擺位,自動會找出低頻響應的最佳位置。當時我在幾個空間用過,效果相當好。但是軟體沒有更新,後來新的電腦都無法使用。德國Elac也曾出過CARA模擬軟體,可以模擬任何形狀的房型,但使用起來太過複雜。

目前免費下載軟體REW裡的模擬功能,原本是給輔助低音擺設用的,但用來做喇叭低頻單體的模擬也相當好用。只要房間大致接近立方形狀,按照模擬的結果去擺位,都可以得到相當好的實際低頻響應。除了雙面發聲dipole模式的喇叭,例如QuadSound Lab的靜電式,或Magneplanar平面式,還沒找到方法模擬,一般採用傳統低音單體的喇叭,只要量出單體距離地面的精確距離,都可以計算出良好的結果。如圖1所示,這是REWRoom Simulation功能。在左上方將房間的長寬高數值輸入,右下角填入低頻─3dB頻率,再到左下角的空間示意圖將低頻單體的高度與聆聽位置設定後,這時就可藉著移動單體的位置,看到右上方低頻響應的變化。

由於兩聲道喇叭在模擬圖裡移動時完全獨立,無法自動維持對稱。所以比較容易的辦法,是只模擬一個聲道,得到最佳結果後,實際擺設時另一聲道就用對稱於房間中軸的位置。圖12是用這個簡化方式的模擬結果,圖1顯然是較平順的響應。得到不錯的模擬結果後,接下來就要以工具輔助,將喇叭位置移動到與模擬結果最接近的位置。我是靠木工泥工常在使用的雷射測距儀,水平標線儀等工具使低音單體的中心點,精確地移至模擬出來的結果。按照這數據去精確擺設左聲道喇叭,再將右聲道喇叭擺置在對稱於中心軸線的位置。很少例外,絕大多數情況,實際聆聽驗證低頻響應都相當平直,沒有明顯的突出或凹陷。

不過即使用電腦輔助找到了最佳的喇叭擺位與聆聽位置,也只有在該聆聽位置上是最好的響應。除非打算只在該處聆聽,若不去處理390期裡我說的鏡像音源,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房間駐波所引發的問題,在其它位置可能還是存在嚴重的低頻響應凹凸。例如圖3與圖4裡,代表聆聽位置的人頭只要稍微向左移動一些,30Hz以下的低頻響應就有明顯的改變。換句話說,如果只靠喇叭擺位,在一般不大的空間裡,能獲得最平直低頻響應的sweet spot會相當小。如果想讓sweet spot變大一些,就要想法去減低來自鏡像音源的干擾,而在房間裡會形成鏡像音源的主要地點要做一些處理。例如喇叭後方,也就是面對聆聽位置的房間前方兩個角落,正確擺設體積夠大的低頻陷阱,就是一個開始。這兩處鏡像音源與喇叭的本體音源,兩者發出的聲波,在聆聽處最容易產生加強減弱的干涉效應。把這兩個影響最大的鏡像音源予以削弱,低頻響應較接近平直的sweet spot就可以增大許多。

至於非立方形或非對稱形狀的空間,在某些範圍之內運用一些技巧,REW的模擬功能還是可以得到近似的結果。如果與立方形差別太大無法處理,就要用測量的方式來觀察實際低頻響應。這牽涉到要如何擺設麥克風,詮釋驗證數據,而且要移動喇叭與/或麥克風位置,來找出最佳點。詳細的方法程序,以後我會另文描述介紹。









Thursday, January 5, 2023

「高傳真」與「好聽」之辯

 大多數的音響玩家,觀念裡總認為一個器材或套音響系統,高傳真與好聽是相抵觸的目標,把解析度好而不夠悅耳的情況以「太Hi Fi」來形容 。在我自己音響歷程40多年裡,早期的概念也是如此。但隨著對器材,系統與現場聆聽經驗的累積想法逐漸改變。我現在認為高傳真與好聽,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完全不衝突,甚至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要能接受這個觀念,首先必須有足夠的現場經驗,對不經任何電子線路失真污染過的樂器人聲等,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及熟悉之程度。否則,如果老是以系統播出的音質為參考基準,將被製成「罐頭」的音樂軟體內容,且過混音等化的「好聽」當成標竿,那就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餘地。這樣思維的人士,就常會說出自己系統比現場「更好聽」的論述。以前我就曾經在此討論過,這就像是拿罐頭與原始食材的味道來作比較,也許在一些情況是真的比較「好吃」,但不能說所有罐頭都比所有的新鮮食材好吃。

由於錄音的過程,等於已經將生鮮食材製成罐頭,因此重現現場乃是不可能。追求高傳真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將錄音內容不增不減地呈現出來。而將錄音媒體裡的資訊,接近完整無失真地表現出來,真的會不好聽的機會其實非常小。在我的經驗裡,本來以為「難聽」或「不好」的錄音,在系統音質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後,往往就出現之前未察覺的細節與正常音色,變得相當悅耳好聽。極少部分的例外,才真的是難以入耳的。

但什麼樣子的系統聲音走向,才是往高傳真的方向前進?基本概念就是捨棄一般的「加法」思維,不要老想去用各種方式去添加音質元素。而以「減法」邏輯為出發點,降低任何影響聽感的失真,並且設法排除呈現錄音內容的所有障礙。至於哪些是屬於影響聽感的失真,該如何去辨認?當聽到系統有缺點時,不要馬上怪罪到器材上頭,需要去思考探究的方向為:這是由哪一種失真所造成,然後有哪些方法可以去排除。多聽「不插電」現場演出的目的之一,即是培養出辨別這類失真的能力。尤其是許多「好聽」的失真(euphonic distortions),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該有的聲音。最常見的例子,小提琴的音色,多數人追求的就是甜美的木質感,不論強弱音皆是如此。事實上在現場聆聽,小提琴在弱音,尤其是muted的狀態時,音色的確非常甜美迷人。但是在強奏時,雖然不會刺耳,其爆發穿透力是相當驚人而震撼的。而這種強音段落,對音響系統播放水準的要求也最嚴苛。眾多的音響玩家,包括年輕時的我,在聽到系統播放小提琴強音時有扎耳感時,就想法要藉著各種調整與換器材線材的方法,去弄成不刺耳的呈現。其副作用是系統的動態與暫態表達能力,受到壓抑而缺乏音樂該有的活力。我現在的作法,是去探討播放的環節裡,有哪些是失真的來源,才會造成這刺耳的聽感。經過多年的研究探討,我認為最常見的,就是黑膠播放系統的調整不夠到位,以及喇叭擺位不夠精確所造成的失真。黑膠播放器材調整不當,最容易出現的音質問題之一,就是歌聲的齒擦音(sibling)及弦樂器強音的摩擦感粗糙且特別突出,這是在音源前端產生的失真。而喇叭擺位不佳,造成左右喇叭發出的聲波,尤其是高頻訊號到達聆聽位置時有時間差,也是在許多系統造成這種不細緻,刮耳失真的常見現象。

至於空間裡300Hz以下低頻響應有大幅度凹凸,不但是嚴重的失真,所影響到的更遠超過單純低頻的聽感,連帶對中高頻的感知也會隨之改變,這是人腦天生的反應,學理上是psychoacoustics現象的一種。在音響展時,絕大多數的展出房間,聽起來就只是在播放聲音,不能吸引人到音樂之中。主要就是由於低頻響應的問題,連帶使中頻聽起來不夠紮實而顯得瘦弱,而高頻也許不刺耳但與感覺與較低頻域銜接不良。這樣一來,聽感上就會像是幾個不同單體在發出聲音,各頻段之間缺乏協調性,讓人無法長久聆聽。根據我個人“整治”自己現有超過8對喇叭(包括3對靜電喇叭)的經驗,所謂的聲音太冷,太瘦,低頻鬆散或欠缺速度感,絕大多數都是這頻段出了問題,影響到人腦對其他頻段的主觀印象。而偏偏在這頻段的音波很長(300Hz波長已經超過1公尺,越低的頻率更長),擴散或吸音材料都起不了甚麼作用。

同樣的問題也常在多數發燒友家中出現,然而大部分人卻不能理解,也不去追尋處理問題的根本所在,只想靠換器材線材來獲得想要的聲音。更換器材時,如果新的喇叭與房間的交互作用,剛好完全避開了原來的問題頻率,那就可喜可賀。但這樣的機率非常低,因為所有喇叭的低頻工作模式差異不大。多數情況只是發生問題的頻率稍有更動,短時間聽起來不一樣,過了一陣子,又開始會覺得不滿意。至於想靠換擴大機,墊材或線材等來處理頻響凹凸的問題,那更是緣木求魚,因為改變的頂多是泛音分佈不同所造成的音色差異。有人說用擺設幾塊吸音或擴散板可以解決低頻問題,也是因為改變了一些中高頻響應,從psychoacoustics效應引發的感官錯覺,好像是改變了低頻響應,事實上卻並沒有。這種物理上不可能的事情,會信誓旦旦說聽起來真的有效,也是wishful thinking在作祟,缺乏基礎科學知識的理性制約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