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31, 2022

系統音效對軟體音質判斷的影響

 曾經有一位在音響界擁有不少追隨者的友人來我處,我拿出Mercury錄音的HiFi Fiesta重刻片正要播放時,他以慣用的權威口吻說,「我從某處取得那張原版,錄音好爛」。他意思應該是,原版的不好,重刻的一定更差。等播放完半面後,變成以較小聲的方式說,回去要把他的那張再拿出來聽一下。順便要提的是,這個錄音是TAS以前的主筆Sid Marks 所選出的Mercury十大最佳錄音之一。在這裡講這故事,想表達的並非誇耀自己的系統比他的厲害,或許有些唱片在他處聽起來比我的系統好也不一定。而是要強調,當聽到音效不佳的片子時,特別是有名望/定評的廠牌錄音,不妨自己先內省一下,是否是因為系統還不夠水準。

而即使不是有名的發燒片,也不該隨便下定論。以前Archiv發行,李赫特指揮的巴哈清唱劇「馬太受難曲」全曲,我在1990年代中期買到二手片。當時聽起來聲音乾澀,感覺好像在無響室裡頭收錄的。心裡想說那既然算是DG的錄音,的確是符合其音效不佳的形象。等到20多年後再拿出來,用水準高很多的系統聽,才發現裡頭有很多的堂音細節,在背景夠安靜的系統才會出現。而且各個人聲樂器的質感自然,雖然音場裡的位置排列不是很優秀,但整體音質可以讓人很專心的聽完整曲而意猶未盡。而許多鐵口直斷的「專家」「評論家」們,在此也希望他們能早日有這種覺悟,不要隨便「宣判」任何錄音的音效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