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6, 2015

帶著唱盤旅行


這次從美國飛台灣,完成了一件多年未了的心願,就是把另一部 Immedia RPM-2 唱盤運回來。

這個盤,是約5年前買的N手貨。當初買的動機,是因為買了台北的房子,要放在這裡的音響室用。據賣給我的人(曾在 Sumiko 工作過)說,在他之前,是 Classic Records 的老闆用的。既然轉手多次,原始的包裝就不知去向。但因為我還留著以前那台同型盤的箱子及所有填充物,所以運送應該不困難。結果那年等到要上飛機前幾天,要打包了,才發現有幾個問題:1)唱盤本身不連唱臂及電源供應器,已經有58磅重,再加上所有包裝,已超過70磅,航空公司的條文說是拒絕受理托運。2)運送時鎖定轉盤軸承的兩個螺絲,和固定唱盤上下兩層機座的螺銷,賣家說他沒有。然後我自己前一台盤所附的,在美國家裡又找不到。所以那時就只好放棄搬運,等以後再說。結果,後來又買了二手的 Linn LP12, 輕鬆地運回台。既然有盤可用了,花精神力氣來搬運 RPM2的動力就弱了。之後,一拖就是到今年。

這次,我構思甚久,想出了方法,既安全又可以把總重控制在70磅以內。主要是不用原廠包裝,而是用了大量的 bubble wrap 將它圍繞,然後放入中型(21吋?)的,夠牢固的行李箱內。秤起來恰恰是70磅。然後,在美國的家中,翻箱倒篋,把20年前買前一台盤時收起來的,運送時用來固定重要部位的零件找出來。這下,終於可以讓它上飛機了。

至於,為什麼我要如此執著這個盤,而不把它賣掉,在台灣另外找其他的唱盤,省下許多麻煩?那就再另文敘述。

附圖是到台北家裡,unpack 的情景。





底部兩個固定 sub-chassis 的蝴蝶螺銷,和鎖定轉盤軸承的兩個螺絲。









構成材質主要是鋁合金夾壓克力。所以才會體積雖小卻很重。









Monday, June 22, 2015

煎牛排

煎牛排要用大火還是小火?各家理論眾說紛紜,有的說用大火把外部弄出 crust ,可以保住內部的肉汁不流失。有的主張小火到一段時間後,再大火完成,比較不會破壞肉質。

我嘗試了不少方法,發現先小火後大的方法,比較麻煩,不小心還會過熟。我現在常用的作法,如果肉的品質夠好夠厚,是用極大火把平底鍋(不加油)加熱,把牛排進鍋後,不去動它,直到側面邊緣看到下方1/3已經變色,翻面,再煎至1/3變色。起鍋,放在磁盤上,讓它休息5分鐘,讓熟度均勻。這樣,得到的結果差不多是 medium rare。但我的  medium rare,有人可能覺得太生,那就要再加長加熱的時間。

圖示:

首先抹粗鹽,用一點耐高溫的油讓鹽滲入肉內




放入已達高溫的鍋




翻面





起鍋休息





5分鐘後切開的樣子



Saturday, June 20, 2015

馬勒第4號

在密西根唸書的時候,冬天的寒冷,當然是永遠難忘的記憶。而既然是大陸型氣候,那裡的夏天,也可以熱到頗讓人吃不消的地步。

大概是1992 1993年的夏天吧,我那時候還在幫音響論壇寫稿。一個晚上,從學校研究室回到公寓,放上音樂,開始寫當月要交的稿子。室內開了音響,在狹小的房間裡,溫度就漸漸上升,老公寓的冷氣也開始力不從心。這時就只好把窗戶打開。我想,夏天的晚上八點多,天都還亮著,音樂雖然會從窗子傳出去,應該還不至於干擾鄰居吧。

聽了幾張唱片,寫稿也寫得忘了時間,天色都已經暗了。這時聽完馬勒的第4號交響曲的最後樂章,正準備起身到唱盤去換唱片。忽然,從窗外遠處,有人喊:『More Mahler, please!』那一瞬間,心裡的感覺還真複雜。一方面覺得頗驚喜,竟然在這社區裡還有知音人士,可以和我一起在這夏夜一起享 受聆聽馬勒的樂趣。另一方面,自己也意識到,音響的聲音,可能是開太大了。在這美國中西部小城的夜間,除了那位未曾謀面的馬勒愛好者,可能還有其他不少人聽得到音樂,但對他們來說卻可能是干擾。所以,我就壓下了想將馬勒第二號再與他分享的衝動,關上窗戶,把音量轉小。

多年來,聽到馬勒第4號的最後樂章,我都會憶起這有點奇妙的 encounter 。想像那位先生,是否也因為室內太熱,才開了窗戶,卻聽到不知何處傳來的音樂。然後,他被最後樂章的優美女聲給感動了,忍不住想聽更多的馬勒?


我若有機會,還真想向他解釋,我的確聽到了他的請求。但夜深了,我們就以這段天堂的樂聲做結尾吧。

Friday, June 19, 2015

美國雞胸




這是在美國家附近超市買的烤雞。味道如何不予置評。重點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會是台灣養出來的雞。才差不多兩磅/斤的大小,雞胸厚度竟然達兩吋左右。如果不用加料的飼料,可以養到如此?

但這也是有地域性的。這種雞,在美國可以賣得好,因為在美國多數人喜歡胸部白肉。而雞胸肉的單位價格也是比其他部位要高。但在台灣,一般看到的雞,是不是多半腿大而胸小呢?因為在台灣,雞腿肉是最貴的部位。

所謂的市場經濟,競爭的結果,在食物/食材上,這種現象就愈來愈多。便宜,量大,多數人都可以買得起。但吃下去以後,將來的問題,成本又是多高呢?


Wednesday, June 17, 2015

VTA/SRA 的調整,Part 2: 控制變因的重要性

調整VTA/SRA時,其實牽連的變因很多,在大多數的唱臂,幾乎無法只改變 VTA/SRA 本身而已。

1) 針壓:調高 VTA/SRA 會使針壓變輕,反之加重。
2) Azimuth (直線正切臂除外):一般支點臂,由於唱頭安裝與臂管有角度,當改變支點高度來讓 VTA/SRA 升降時,唱頭也會有一些側向的翻轉。
3) 循軌角:如果 VTA/SRA 變動的幅度大,唱針落在唱片表面的那個點也會移動。造成循軌角的變化。
4) 抗滑:如果是拉線式的抗滑機構,很可能會受到 VTA/SRA 高低的影響。
5) 阻尼:如果油槽不隨 VTA/SRA的調整一起上下,阻尼大小也會變化。


因此,在更動 VTA/SRA 時,一定要注意控制變因,讓其他的參數盡量維持不變,才可得到比較正確的評估結果。有很多人常說,把 VTA 調高,聲音會變亮,調低則會變柔和。其實,他們可能只是聽到針壓變輕或變重的副作用而已。

Tuesday, June 16, 2015

不良供電的對應方法

常有台灣的音響界朋友,聽到我居住美國,反應是『那電源一定又穩又乾淨』。其實,美國各地的電力供應,品質差別很大。我所在的加州 Santa Clara ,電力是遠從加拿大傳輸過來。所以,雜訊很多,電壓波動也是幾乎無時不有。再加上這裡是50多年的老社區,傳輸電線都未地下化,因此無線信號的干擾也很多。以前我的 Quad ESL63 還沒運到台灣時,在這裡,如果沒有任何電源濾波,甚至還會聽到外頭路過警車的無線電通話。

到了約十年前,經過許多嘗試錯誤,我才找到讓自己的音響系統得到優質供電的方式。那就是結合被動式的濾波器與主動式的電源產生器。主要的考量是,濾波雖然可以解決高頻的雜訊,卻無法改正波形的缺陷。另一方面,電源產生器可以產生接近完美的波形,但高頻雜訊仍然會通過。

見附圖。電力從左邊圖外牆壁的插座出來,先經過濾波,再進入右端的  PS Audio P1200 電源產生器。如果是前級與唱頭放大,因為耗電量小,多一層濾波比較無妨,且屬於上游的器材,電源純淨更重要。所以從PS Audio出來後,再經過一次過濾。


如果各位所在地區的電力供應品質不佳,可以考慮用類似的處理方式。



Monday, June 15, 2015

超簡易食譜之2:蒜辣烤雞腿

超簡易的烹調,其中極重要的元素,就是要用好的食材作為基礎,然後以高品質但「簡單」的調味來輔佐食物的原味。

這裡要介紹的蒜辣烤雞腿,如果用新鮮的大蒜和辣椒當然更好,但要儲備這些新鮮的調味材料隨時備用,在美國並不是很實際。尤其一個人在此,常常還沒用完東西就壞了。因此我通常用的是在 Trader Joe’s 買的蒜味橄欖油和乾辣椒片(如圖)。

材料:帶皮雞腿4支,日式調味米酒  Mirin (如圖),鹽,蒜位橄欖油和乾辣椒片。

作法:雞腿買回後,用刀將肉厚處劃上數刀,加3 Mirin 醃過夜。第二天烤的時候,把雞腿放在錫箔上,抹鹽,淋上蒜位橄欖油,再依各人喜辣程度,灑上辣椒片。用美式廚房的烤箱的話,用 底部的 grill low setting ,烤約7分鐘,再翻面考3分鐘。(用小型電烤箱就要加長時間。)還有烤出來的油/汁,用來拌飯/麵也極佳。


搭配葡萄酒:因為有蒜辣味,應該以較粗獷型的義大利紅酒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