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7, 2015
Furutech 黑膠唱片消磁器
http://www.theabsolutesound.com/articles/furutech-demag-lp-demagnetizer/
我在許多年前就買了這台機器。
根據廠方的資料說明,製造黑膠唱片用的黑色顏料,都帶有一些鐵質,所以有小小的磁性,播放時會影響到低輸出MC唱頭的性能。所以,把磁性消除的話,可以改進音質。
我的使用經驗頗為正面。唱片播放起來,會感到背景(不含表面雜音)更安靜,且高頻格外細膩。讓人更專注在音樂上頭。
若黑膠收藏多,又有閒錢的話,可以考慮投資。和一些價位荒謬的線材比起來,其實不貴。而且,它也可以用來將CD及線材消磁。
Tuesday, December 22, 2015
Tools and Tweaks#12:用 Magic Eraser Sponge (魔術海綿)刷唱針
請看以下這兩張前後照片。第一張已經用了各式毛刷,還是無法清乾淨黏在針尖的東西。用魔術海綿刮兩下,效果如下圖。
有人怕會把唱針刮斷,其實不必擔心。它牽引唱針的力,保證比在唱片表面唱的時候小。而且,以前 Linn 的老闆,不是還主張用打著火柴的砂紙來刮唱針嗎?我自己以前也試過。
還有,第一張是因為常用液態的清潔方式,才黏了許多污垢,很難清乾淨。建議各位盡量避免用溼式的方法來做唱針清潔。用魔術海綿時,也不要再沾水。
有人怕會把唱針刮斷,其實不必擔心。它牽引唱針的力,保證比在唱片表面唱的時候小。而且,以前 Linn 的老闆,不是還主張用打著火柴的砂紙來刮唱針嗎?我自己以前也試過。
還有,第一張是因為常用液態的清潔方式,才黏了許多污垢,很難清乾淨。建議各位盡量避免用溼式的方法來做唱針清潔。用魔術海綿時,也不要再沾水。
Stylus Shots: Benz Micro LP-S
Both samples look quite similar to my Lyra Delos's stylus in terms of shape and mounting method.
SRA~=90 degrees when shots were taken.
SRA~=90 degrees when shots were taken.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Part#7:救命!作了理論上應該是較正確的調整,反而變難聽了
現有系統中,換入一個好的器材,或作了方向正確的調整,在很多時候,一開始聲音是會變「難聽」的。在最佳化(optimization)的過程中,這是很常見的。
再用台灣最高峰的例子來說明:本來,系統的狀態,經過之前的一系列微調,可能是在七星山峰附近了。現在,一下子可能到了玉山山腳下。其高度,可能低於七星山頂。但是,經過再一系列的微調,卻很有可能達到之前未有的更佳狀態。
近來,在幾個朋友家試著幫他們設定SRA~=92度。有的人聽了馬上同意,獲得相當的改善。有些人則認為,以前習慣的聲音,低頻少了,高頻瘦了,就放棄,又回到之前的設定。其實,這種比較精確的調整,很可能會暴露 1)有些唱片的錄音缺點,和/或 2)系統原存在的缺失,如唱放阻抗匹配的問題。
例如,有人用某幾張LP來調整喇叭,但也許這些是多麥克風的錄音,相位本來就很亂。如果再加上唱頭的頻率響應等特性有偏差,那把SRA調好了,變難聽幾乎是必定的。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訓練自己的頭腦,不要憑直覺反應來作判斷。從難聽之中,去分辨出哪些是屬於主觀的,與音色,音像高度,「低頻量感」等次要因素有關,這些較容易藉其它途徑來改變。哪些是屬於客觀的,與失真,安靜度,情報量,等重要的指標有關。
如果理論上應該是正確的方向,但因一時不好聽就隨便放棄掉,很可能就錯失掉登上最高峰的機會。
再用台灣最高峰的例子來說明:本來,系統的狀態,經過之前的一系列微調,可能是在七星山峰附近了。現在,一下子可能到了玉山山腳下。其高度,可能低於七星山頂。但是,經過再一系列的微調,卻很有可能達到之前未有的更佳狀態。
近來,在幾個朋友家試著幫他們設定SRA~=92度。有的人聽了馬上同意,獲得相當的改善。有些人則認為,以前習慣的聲音,低頻少了,高頻瘦了,就放棄,又回到之前的設定。其實,這種比較精確的調整,很可能會暴露 1)有些唱片的錄音缺點,和/或 2)系統原存在的缺失,如唱放阻抗匹配的問題。
例如,有人用某幾張LP來調整喇叭,但也許這些是多麥克風的錄音,相位本來就很亂。如果再加上唱頭的頻率響應等特性有偏差,那把SRA調好了,變難聽幾乎是必定的。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訓練自己的頭腦,不要憑直覺反應來作判斷。從難聽之中,去分辨出哪些是屬於主觀的,與音色,音像高度,「低頻量感」等次要因素有關,這些較容易藉其它途徑來改變。哪些是屬於客觀的,與失真,安靜度,情報量,等重要的指標有關。
如果理論上應該是正確的方向,但因一時不好聽就隨便放棄掉,很可能就錯失掉登上最高峰的機會。
Friday, December 18, 2015
Wednesday, December 16, 2015
第一次在台灣展場看到SRA~=92度:「田昌政類比音響」的展出。
剛進去房裡,就覺得鋼琴獨奏的聲音特別清脆,傳真度高。像是我習慣的SRA在92度附近的音質特色。然後開始詢問,才知道田先生本人的確是以顯微鏡,調至SRA~=92度為標的。
音響論壇的劉總編在FB說這裡的小提琴聲特別委婉動人。根據我經驗,應該也是與此有關。
音響論壇的劉總編在FB說這裡的小提琴聲特別委婉動人。根據我經驗,應該也是與此有關。
ELP 雷射黑膠唱盤的測量數據,用以補充預定 2/1/2015刊出的評論文
我用了前一陣子買的 Adjust+ 軟體及測試唱片,作各種數據的測量。
這是頻率響應。ELP 從 10 KHz 之後,有些衰減的跡象。是不是應該用可調等化曲線的唱放(像 FM Acoustic 的)來修正,高頻的細節會多一點?
這是頻率響應。ELP 從 10 KHz 之後,有些衰減的跡象。是不是應該用可調等化曲線的唱放(像 FM Acoustic 的)來修正,高頻的細節會多一點?
原本以為 ELP 分離度的數據會很好,但是並非如此。MONO 的平衡只差 0.1 dB 是很好沒話說。相位角差2度而已,也算很厲害。但 cross talk 的數據令人失望,類似唱針逆時針尖歪了的結果。也許我再用其它測量方式再確認一次。
THD (總諧波失真)看來尚可,但見過不少唱頭比它好。
轉速測出來竟快了 0.1% 。穩定程度倒是超好。
Friday, December 11, 2015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Part#6:如何發出「蔘仔聲」?
小時候,人蔘是極高貴的補品,所以形容某東西很貴,就叫「貴蔘蔘」。
音響界,有不少人以「蔘仔聲」來形容高價器材的聲音。的確,貴的器材,聽起來真的會與平價機不一樣。但是,如我常說的,器材(除了喇叭之外)之間的聲音差異,終究主要是電源與震動控制的不同而已。
當然,貴的機器,廠方一定是花了不少功夫作所謂的「voicing」,就像是鋼琴等樂器的調音一樣,但主要也就是在電源和震動控制上面做文章。說穿了,就是改變各種諧振特性和電源濾波方式。
所以我常勸一些發燒友,聲音要升級的話,投資在一些相對便宜,在根本上可以改進電源與震動行為,而且有實在的工作原理,但看起來不sexy的器材。其使用結果,幾乎無例外的都可以發出所謂的高貴音質。例如 PS Audio 的電源工廠(Power Plant),Vibraplane 或 Newport等廠的氣浮避震,甚至頗貴的高科技伺服控制的主動抗震平台,雖然不便宜,但比那些貴到不可思議的器材/墊材/線材,要合理多了。在聲音上的投資報酬率,不知高出N倍。
但是,聽從我建議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還是比較願意花不像話的大錢,去買外觀富麗堂皇的器材,而放在極高價但沒什麼實質減震效果的音響架。用牆上出來,充滿雜訊且波型扭曲的糟糕電源去驅動它們。
所以,我的結論是,大部分人,玩音響是用眼睛看的,而不是用耳朵聽的。
Monday, December 7, 2015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Part#5:數量級的概念之1──孰輕孰重的考量
在科學及工程的領域,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在眾多不勝枚舉,會影響結果的因素中,判斷哪些是最重要的,要先去下功夫解決。不然,主要的問題不解決,卻去花精力在次要或效果在幾個次方以下的因素,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會誤入歧途,自以為有大發現,卻只是看到枝微末節的小變化而已。
在調音響時,如果沒有這些概念,就常會花很多的金錢和精力,但在原地打轉,沒法達到新的境界。
舉例來說,很多人的系統,喇叭與房間的交互作用不理想,頻率響應有嚴重的突出或凹陷,超出 10dB 以上。但卻不去花一些精神想法解決,而寧可花很多錢去換器材,線材。但所有的器材,在可聽的頻率範圍,頻率響應幾乎都不會有大差別的。尤其是線材,要到了 MHz 的頻率,才可能會有些響應的差異。它們在可聽頻率所改變的,都是諧振與泛音的特性而已。
就像是馬路上破了個10公尺深的大洞,卻用一顆顆幾 mm 的小石子去鋪在表面,完全觸碰不到問題的根本所在。
在調音響時,如果沒有這些概念,就常會花很多的金錢和精力,但在原地打轉,沒法達到新的境界。
舉例來說,很多人的系統,喇叭與房間的交互作用不理想,頻率響應有嚴重的突出或凹陷,超出 10dB 以上。但卻不去花一些精神想法解決,而寧可花很多錢去換器材,線材。但所有的器材,在可聽的頻率範圍,頻率響應幾乎都不會有大差別的。尤其是線材,要到了 MHz 的頻率,才可能會有些響應的差異。它們在可聽頻率所改變的,都是諧振與泛音的特性而已。
就像是馬路上破了個10公尺深的大洞,卻用一顆顆幾 mm 的小石子去鋪在表面,完全觸碰不到問題的根本所在。
Thursday, December 3, 2015
使用 SMARTractor:在支點臂安裝唱頭時,哪種循軌切線最好?
MF 在這裡討論了各種切線的特性:
http://www.analogplanet.com/content/uni-din-versus-l%C3%B6fgren-b-just-clarify#HZV0rIUMxRe5ZmY3.97
我最近開始用 UNI─DIN,據 SMARTractor 的說明書 (中文版是我翻譯的),這切線最適合聽古典樂,因為內圈的循軌失真比其它幾種要小。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結論。但主觀上,終曲時,循軌似乎是有好些。
比起 SRA,Azimuth ,與抗滑,循軌角對聲音的影響,相對要小很多。
http://www.analogplanet.com/content/uni-din-versus-l%C3%B6fgren-b-just-clarify#HZV0rIUMxRe5ZmY3.97
我最近開始用 UNI─DIN,據 SMARTractor 的說明書 (中文版是我翻譯的),這切線最適合聽古典樂,因為內圈的循軌失真比其它幾種要小。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結論。但主觀上,終曲時,循軌似乎是有好些。
比起 SRA,Azimuth ,與抗滑,循軌角對聲音的影響,相對要小很多。
Monday, November 30, 2015
Thursday, November 26, 2015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Part#4:虛心的重要性,ignorance breeds arrogance?
以前曾經和YBA本人交談過幾次,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知識及觀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說,對於聲音/音響,要保持 humble 的態度。因為我們人類對自己的腦,瞭解得很少。尤其是關於聲音的認知,感官與腦的交互作用,數據可以表達的,實在少得可憐。
另一方面,與音響有關的科技,除了數位部分之外,所有的類比部分,包括放大線路,喇叭單體及分頻器,還有黑膠播放的唱頭/臂/盤等,其實幾十年來都沒有什麼大變動,所有的「創新」其實都是在小地方做改進而已。如果有人提出一個嶄新的「理論」,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別人已經考慮過,認為行不通,或是不重要。
舉一個非音響的例子:我以前念研究所寫論文時,也好幾次以為找到驚人的新發現,高興得睡不著覺。結果作了詳盡的literature survey 之後,才慚愧地發現自己的無知。原來別人早就研究過,而且考慮得比自己還周到。
所以,不論在任何領域,當自己覺得有獨見創獲的見解時,一定要把背景功課作足,才不會花了一大堆精神,卻發現事實上早就被認定是不值得考慮的問題。當然,如果真的是沒有人想到的,貨真價實的新發現,那也是有可能。但在今日資訊發達的世界,這種大發現都是在該領域鑽研很久的人找到的,如果只是自己心血來潮的靈機一動,通常都是些經不起考驗的無效念頭,而且世界上可能無數人都已經有過/試過而棄之了。
再從另一角度:當我們看到,聽到別人的論述,如果覺得有明顯的漏洞時,也不要馬上認定對方的無知。其實很可能人家都已經考慮過了,只是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提到而已。用這種態度出發,多瞭解背景資訊,而不是自認為天下第一專家,別人都是低能,會避免許多意氣用事的無聊爭辯。
總之,當自己覺得很厲害,認為有獨門的高超見解或理論,或看到別人的大缺失時,最好踩一下煞車,思索一下,真的其它人都沒自己聰明嗎?還只是自己的無知,造成的驕傲?所謂的 ignorance breeds arrogance?
另一方面,與音響有關的科技,除了數位部分之外,所有的類比部分,包括放大線路,喇叭單體及分頻器,還有黑膠播放的唱頭/臂/盤等,其實幾十年來都沒有什麼大變動,所有的「創新」其實都是在小地方做改進而已。如果有人提出一個嶄新的「理論」,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別人已經考慮過,認為行不通,或是不重要。
舉一個非音響的例子:我以前念研究所寫論文時,也好幾次以為找到驚人的新發現,高興得睡不著覺。結果作了詳盡的literature survey 之後,才慚愧地發現自己的無知。原來別人早就研究過,而且考慮得比自己還周到。
所以,不論在任何領域,當自己覺得有獨見創獲的見解時,一定要把背景功課作足,才不會花了一大堆精神,卻發現事實上早就被認定是不值得考慮的問題。當然,如果真的是沒有人想到的,貨真價實的新發現,那也是有可能。但在今日資訊發達的世界,這種大發現都是在該領域鑽研很久的人找到的,如果只是自己心血來潮的靈機一動,通常都是些經不起考驗的無效念頭,而且世界上可能無數人都已經有過/試過而棄之了。
再從另一角度:當我們看到,聽到別人的論述,如果覺得有明顯的漏洞時,也不要馬上認定對方的無知。其實很可能人家都已經考慮過了,只是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提到而已。用這種態度出發,多瞭解背景資訊,而不是自認為天下第一專家,別人都是低能,會避免許多意氣用事的無聊爭辯。
總之,當自己覺得很厲害,認為有獨門的高超見解或理論,或看到別人的大缺失時,最好踩一下煞車,思索一下,真的其它人都沒自己聰明嗎?還只是自己的無知,造成的驕傲?所謂的 ignorance breeds arrogance?
Monday, November 23, 2015
Current System (Taipei) Configuration as of 11/24/2015
Took out most of the room-treatment stuff and pushed the Quad 989 almost to the corners. Sound becomes more lively and sound stage super wide -- perhaps too wide. Still experimenting.
Monday, November 16, 2015
ZYX 4D 系列唱頭的設計要點:補充1/1/2016音響論壇刊出的 Premium Omega 評論文
ZYX的理念:科學?非科學?
以下的是我仔細讀了該公司的網頁及唱頭說明書上的英文/日文資料,把重點盡可能摘錄出來。至於這些是否真的有道理,我只能說,這種介於科學/工程學/哲學之交界的「理論」,即使是學理工出身的人也不見得可以完全理解。
1986年,中塚離開了為許多知名廠牌代工唱頭零組件的「並木精密宝石公司」,創立了ZYX。這名字,是從數學的三度空間座標軸 x,y,和z來的。在他的理論架構中,聲音的再生包含了三個要素:Z(時間軸)Y(振幅)X(頻率)。
其中,他特別注重的就是Z,致力於消除時間軸上(time axis),所謂的失真現象。經過他多年的研究發現,將唱片音溝裡頭以機械方式刻入的訊號,轉換成為電磁訊號時,有幾個因素會造成「時間軸失真」,而對聲音造成負面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了反方向的發電(reverse
power generation),渦電流(eddy current),及動態感應磁場(dynamic
inductive magnetic field)等,都會造成訊號時間軸的不正常。
在聲音的表現上,他指出,一般唱頭聽起來左右聲道音色都會不一樣(右聲道比較亮),就是以上這些問題所造成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塚提出了15個設計要點:http://www.zyx-audio.com/technology_realsound.html。並且據此設計製造出,在整個頻率範圍,真正左右聲道平衡,音像精確音場開闊,且響應平直的唱頭產品。中塚還強調,以上提到這些問題,光是靠測量的數據是看不出來的。因此,他們在評估產品時,測量只佔了10%的比重。
此外,中塚還認為,數位音源媒體的主要問題,就在於取樣的過程使得時間軸(他的形容為「神聖的時間領域」)被切斷,然後播放時再將各片段重組,過程中失去了許多重要的情報。他還對現代年輕人,處於大腦還在成長的階段,卻一直被不自然的數位聲音所影響,表示憂心。
ZYX的4D系列產品,於2007年推出,而Premium Omega 是屬於這系列,在2014問世的新型號。
所謂的4D,是除了三度空間(寬度,深度,高度)之外,再加上了相位/時間軸的最佳化,意圖達成更鮮明穩定的音像/立體音場,及更真實的空間感。
4D系列主要的設計特點有:
1)超低溫處理的發電機構:線圈,磁心等組件都經過攝氏零下196度的低溫處理(cryogenic
process)。
2)純銀(型號4D -S),純金 (型號4D -G),或6N 銅 (型號4D -X)材質的線圈。我所評論的是6N銅的型號。
3)以雙層電樞(armatures)減低/抵銷渦電流的產生。
4)半開放式唱頭殼 (semi-skeleton body):用透明壓克力材質作成骨架,減少迴授及共振。
5)微脊式針尖(micro ridge)
6)高速磁線路 (magnetic circuit)
除此之外,4D Omega 還增加了:
1)18K實金的輸出端子:減少一般表面鍍金,異質金屬之間產生的電池效應。
2)青玉(sapphire)材質的輸出端子:僅次於鑽石的高硬度材質,減少震動。
3)青金石 (lapis lazuli )的球狀平衡錘:這是個直徑8mm,重量一克的球體,固定在唱頭的前方,用來抑制共振。在觀念上,這和Lyra 廠最新的設計,有異曲同工的效用。但
Lyra 的作法,是藉由改變唱頭內部的組合構造,來達到目的,外表上除了 Atlas 這產品的偏心非對稱外觀之外,看不出來特殊之處。反之,ZYX
Omega 的這顆藍色珠子,則讓人想不去注意也很難。
Premium Omega 型式還有:「超高速」磁線路,和前面的「高速」有所區隔。
Premium Omega 型式還有:「超高速」磁線路,和前面的「高速」有所區隔。
我買的這個型式,還多了定價400元美金的銀質唱頭頂部安裝面。至於比起未升級的鋁合金材質會有什麼改進的效果,說明書上倒是沒提。
Sunday, November 8, 2015
Azimuth 最終還是以針尖角度為重:補充用 Adjust+ 軟體至今的結論
至今在3個唱頭用了 Adjust+ 軟體來測試/調整 azimuth,目前為止得到的結論如下:
1)3個頭的最佳角度,據軟體的 crosstalk 及 相位測量的結果來設定之後,用顯微鏡/放大鏡觀察,都是針尖與唱片表面極接近垂直。所以,與音溝的密合程度,似乎是比線圈與磁鐵間的正位要來得重要許多。
2)但要注意,是「針尖」,而非唱頭本身。多數的唱頭,針尖與唱頭殼/身,還是有些許角度的差別。所以,如果有 Adjust+ 來幫忙,當然最好,要不就可以用顯微鏡觀察針尖,來找到垂直於唱片表面的角度。
3)在所有的參數中,SRA 還是最重要。在 SRA ~=92度時, azimuth 有否調到最佳位置,差別當然聽得出來,但主要是影響音場的寬深度與音像穩定。而與基本音質特性,循軌力和動態等表現的關連性不太大。
1)3個頭的最佳角度,據軟體的 crosstalk 及 相位測量的結果來設定之後,用顯微鏡/放大鏡觀察,都是針尖與唱片表面極接近垂直。所以,與音溝的密合程度,似乎是比線圈與磁鐵間的正位要來得重要許多。
2)但要注意,是「針尖」,而非唱頭本身。多數的唱頭,針尖與唱頭殼/身,還是有些許角度的差別。所以,如果有 Adjust+ 來幫忙,當然最好,要不就可以用顯微鏡觀察針尖,來找到垂直於唱片表面的角度。
3)在所有的參數中,SRA 還是最重要。在 SRA ~=92度時, azimuth 有否調到最佳位置,差別當然聽得出來,但主要是影響音場的寬深度與音像穩定。而與基本音質特性,循軌力和動態等表現的關連性不太大。
Tuesday, November 3, 2015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Part#3:用數位音源(而不用黑膠)調喇叭的音場/音像
不管數位音源好不好聽,其頻率響應肯定是平直的,左右聲道平衡,整體失真也會比黑膠小。
用黑膠來調喇叭,很多時候,黑膠播放系統本身就不是調得很準確了,而唱頭的健康狀況也不清楚,頻率響應可能不平直,左右聲道因為種種因素而不完全平衡。這樣也許可以將喇叭調到自己覺得好聽的地步,但不是追求低失真的好方法。
通常我建議,用數位音源播放 mono 的粉紅噪音(pink noise)將聚焦的音像調至最小,這樣可以保證,各頻率的左右聲道到達耳朵時的大小/時間一致。要講究的話,再用左右聲道 out of phase 的粉紅噪音,來確認聽起來沒有任何音像,這樣,調出來的音場會最寬最深。
把喇叭調好了,再用此基準來調唱頭/臂/盤,比較不會誤入歧途。
如果喇叭在房間裡,沒法得到平直的響應,尤其低頻常會出問題的話,那建議使
用耳機來調唱頭/臂/盤,才比較準確。
用黑膠來調喇叭,很多時候,黑膠播放系統本身就不是調得很準確了,而唱頭的健康狀況也不清楚,頻率響應可能不平直,左右聲道因為種種因素而不完全平衡。這樣也許可以將喇叭調到自己覺得好聽的地步,但不是追求低失真的好方法。
通常我建議,用數位音源播放 mono 的粉紅噪音(pink noise)將聚焦的音像調至最小,這樣可以保證,各頻率的左右聲道到達耳朵時的大小/時間一致。要講究的話,再用左右聲道 out of phase 的粉紅噪音,來確認聽起來沒有任何音像,這樣,調出來的音場會最寬最深。
把喇叭調好了,再用此基準來調唱頭/臂/盤,比較不會誤入歧途。
如果喇叭在房間裡,沒法得到平直的響應,尤其低頻常會出問題的話,那建議使
用耳機來調唱頭/臂/盤,才比較準確。
Friday, October 30, 2015
Tuesday, October 27, 2015
Stylus Shot of a Clearaudio Goldfinger Statement
Looks somewhat similar to Ortofon A90's. The shank is almost in line with the rear slope. Here the SRA seems slightly less than 90 degrees.
唱頭的健康指標之一
MC唱頭的壽命有多長?這要看「壽命」是如何定義。如果只是單純的有聲音,聽起來似乎沒明顯問題,我有幾個超過25年的唱頭,都還可以唱。但事實上,有許多潛在的問題,是逐漸劣化。特別是內部的懸吊/阻尼疲乏,針桿的歪斜,或線圈的氧化/磁化造成電磁性的改變,往往人耳是無法察覺的。尤其在經過數年的期間,可能用家就一直修正調整,還可能以為都是正常的,只是聲音隨著天氣等因素而改變了。
我買了 Adjust + 軟體後,量了不少唱頭的頻率響應,發現有些頭的曲線,很明顯與正常的有頗大的偏差。可是用家多半沒有感覺,直到看了結果,才開始注意到,其實仔細聽還是聽得出來。所以,頻率響應可以說是唱頭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且從下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到,不同唱頭的老化,症狀差異很大。光用耳朵來判斷,不太容易。
這是用數位訊號測的結果,最大偏差是3 dB,也就是正負 1.5 dB。
我買了 Adjust + 軟體後,量了不少唱頭的頻率響應,發現有些頭的曲線,很明顯與正常的有頗大的偏差。可是用家多半沒有感覺,直到看了結果,才開始注意到,其實仔細聽還是聽得出來。所以,頻率響應可以說是唱頭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且從下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到,不同唱頭的老化,症狀差異很大。光用耳朵來判斷,不太容易。
這是用數位訊號測的結果,最大偏差是3 dB,也就是正負 1.5 dB。
這幾乎全新的 Lyra Skala,是我見過最平直的唱頭之一,正負 1.5 dB。
這個Air Tight PC-1,據說大概用了3年。正負 3 dB 之內,算很正常。
這個是非常高價的 Clearaudio Statement,據說用了2年左右。左聲道還不錯正負 3 dB。但右聲道正負 4.5 dB,高頻有衰減跡象。而且兩聲道不太平衡。
這是一個二手的 Ortofon A90,很顯然有問題,高頻衰減得很厲害。聽起來果然是很悶的聲音。
這是10年左右的一個 Lyra Skala。剛好與上面的A90 相反,高頻上升得很厲害。與前面新的 Skala 比較,差別大到嚇人吧?
Friday, October 23, 2015
補充顯微鏡的使用 Tips
昨日友人 Chris 來台北家中,其中一個話題是,使用顯微鏡時,往往無法很接近針尖,或是角度不對。
以我的經驗,直接在唱盤的轉盤上,的確是不容易。所以要想法將唱盤的表面延伸出來,比較好操作。幾個重點:
1)先確定抗滑裝置不在作用的狀況。
2)用表面光滑,反光性良好(才可以有鏡像)的平版物,例如CD片,或像我用的是報廢的硬碟盤。
3)顯微鏡的前緣,一定要盡量平行唱頭的側邊。
4)在放大倍率高的情況,細微的焦聚調整,用(小心)移動唱頭/針(這就是要用表面光滑的東西的原因)或整個顯微鏡底座的方式,比去旋轉調整鈕要容易些。
5)打光很重要,才能照出針尖的稜角面。所以,顯微鏡要有些微的俯角,讓所有的LED燈都可以照到。
6)照相時,盡量用電腦端操作。不要用顯微鏡上的按鈕,才不會震動。
7)相片裡,主像與鏡像的等角平分線,就是水平線。
下圖中,注意我用硬碟片將轉盤平面延伸,而非靠在轉盤邊。
以我的經驗,直接在唱盤的轉盤上,的確是不容易。所以要想法將唱盤的表面延伸出來,比較好操作。幾個重點:
1)先確定抗滑裝置不在作用的狀況。
2)用表面光滑,反光性良好(才可以有鏡像)的平版物,例如CD片,或像我用的是報廢的硬碟盤。
3)顯微鏡的前緣,一定要盡量平行唱頭的側邊。
4)在放大倍率高的情況,細微的焦聚調整,用(小心)移動唱頭/針(這就是要用表面光滑的東西的原因)或整個顯微鏡底座的方式,比去旋轉調整鈕要容易些。
5)打光很重要,才能照出針尖的稜角面。所以,顯微鏡要有些微的俯角,讓所有的LED燈都可以照到。
6)照相時,盡量用電腦端操作。不要用顯微鏡上的按鈕,才不會震動。
7)相片裡,主像與鏡像的等角平分線,就是水平線。
下圖中,注意我用硬碟片將轉盤平面延伸,而非靠在轉盤邊。
昨天在示範用法時,順便照了我剛從美國帶回來,才裝好的 ZYX Omega。
Wednesday, October 21, 2015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Part#2: 討論器材時盡量不談音色?
「XXX牌的音色很高貴」「這系統的中高音的音色很華麗」「YYY那機器的音色好冷」這類關於音色的話語,在音響玩家的圈子裡,總是不斷地出現。當然,我自己也曾經是把「音色」掛在嘴邊的高談闊論者之一。
沒有錯,音色通常是人們的第一印象,但卻也常成為深層分析思考的阻礙。
主要的關鍵之一是,人對音色的感覺,無法像對視覺的的描述那麼精確。像是看到一張黑白老照片,用「泛黃」描述,或在鎢絲燈泡下拍的照片,色溫偏橘紅,可以讓大多數人理解。但用「偏黃」來形容聲音的話,除非是有攝影背景的人士,恐怕很難理解其真正的含意。況且,玩攝影的人,在討論鏡頭的時候,一定是以解析度,不失真變形為優先。雖然會用「偏柔」「偏暖」等,但絕不會是主要的考量。
其次,概括來說,器材本身之所以有音色,其實就是從失真而來的現象與反應。任何的器材(尤其是喇叭)在主要架構設計結束,作最後局部微調時,就必須考慮到,既然失真無法完全避免,那當然就要想法使失真聽起來悅耳一些。這就是所謂的 voicing ,也就是各產品音色特性的主要來源。但這些作為,就像是蛋糕上的裝飾,最容易看到,但也是我們在評估器材時,應該要馬上看穿,而盡量去直視其內在的核心價值。
沒有錯,音色通常是人們的第一印象,但卻也常成為深層分析思考的阻礙。
主要的關鍵之一是,人對音色的感覺,無法像對視覺的的描述那麼精確。像是看到一張黑白老照片,用「泛黃」描述,或在鎢絲燈泡下拍的照片,色溫偏橘紅,可以讓大多數人理解。但用「偏黃」來形容聲音的話,除非是有攝影背景的人士,恐怕很難理解其真正的含意。況且,玩攝影的人,在討論鏡頭的時候,一定是以解析度,不失真變形為優先。雖然會用「偏柔」「偏暖」等,但絕不會是主要的考量。
其次,概括來說,器材本身之所以有音色,其實就是從失真而來的現象與反應。任何的器材(尤其是喇叭)在主要架構設計結束,作最後局部微調時,就必須考慮到,既然失真無法完全避免,那當然就要想法使失真聽起來悅耳一些。這就是所謂的 voicing ,也就是各產品音色特性的主要來源。但這些作為,就像是蛋糕上的裝飾,最容易看到,但也是我們在評估器材時,應該要馬上看穿,而盡量去直視其內在的核心價值。
更何況,一件器材的音色可以隨種種的因素改變。所以應該先考慮其物理特性,如:背景安靜的程度,音場解析力,低頻控制力,等。音色若不理想,大多可以再用線材墊材等方法處理。
Sunday, October 18, 2015
李白的「清平調」
小學4至6年級的導師,有童軍指導員的身份,平時常教班上同學唱歌。大概每幾天就會要值日生抄一首歌詞在後方的黑板,然後教大家唱。「清平調」是其中印象較深的之一。
那時看歌詞,當然是似懂非懂。現在讀起來,發現其實裡頭的 innuendo 還頗曖昧的。嚴格說來,並不適合兒童。
摘自:
http://mojim.com/twy102582x2x14.htm
清平調
作詞: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識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那時看歌詞,當然是似懂非懂。現在讀起來,發現其實裡頭的 innuendo 還頗曖昧的。嚴格說來,並不適合兒童。
摘自:
http://mojim.com/twy102582x2x14.htm
作詞: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識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Lost in Translation#6:Work Hours?
在台北一家設計公司外頭看到的,想表達的是上班時間幾點到幾點。美國慣用的是 Business Hours,或甚至就 Hours 也可。
音響調音基礎概念, Part#1:Local Optimum 及 Global Optimum
基本觀念:人的聽覺,不管再怎麼有經驗,被誤導的機率是極大的。所以強烈建議先用客觀的方法,使用各種工具將初始的設定,調到接近廠方建議或理論上最佳的範圍內,也就是美國俗語說的 in the ballpark,再用聽覺作細部修正。
各位看專業鋼琴調音師,在調演奏會用的琴時,不也是用了儀器幫忙?
各位看專業鋼琴調音師,在調演奏會用的琴時,不也是用了儀器幫忙?
打個比方,就是在台北附近尋找台灣最高點,永遠在七星山附近繞來繞去。適當的使用工具,就可以大幅提高直接抵達玉山主峰附近的機率。這樣開始找最佳點,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調VTA/SRA為例,特別是其它變因不控制好的話,更動一點點就會造成聲音差別。唱臂高低在5mm的範圍內,變好變壞的高低起伏就會有好幾次。許多人以為調好了,過兩天一聽又覺得不對,以為是跑掉了。其實,很多情況只是,在 local optimum 附近,自己的耳朵後來又聽出缺點,當初作微調時不自覺而已。
Friday, October 16, 2015
Why Some People Are Religious, Some Are Not?
A good article on a recent issue of the Time Magazine:
http://time.com/4038407/religion-intuition-deliberation/
http://time.com/4038407/religion-intuition-deliberation/
Thursday, October 15, 2015
New Toy: Lyra Etna Cartridge, Part#1 -- Packaging
Thanks to the Taiwanese importer, Mr. Edward Chen, I am able to acquire a review sample after only ~1 month of wait time. I was told one has to wait nearly 1/2 year to get one in the USA.
The idea (started from the Delos era?) of printing the internal working detail of the cartridge on the packaging box was apparently well received. Here on Etna, there's even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 to be explored if one has the patience -- and the eyesight to read the small font...
The idea (started from the Delos era?) of printing the internal working detail of the cartridge on the packaging box was apparently well received. Here on Etna, there's even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 to be explored if one has the patience -- and the eyesight to read the small font...
測量針壓時常見的錯誤
一般的針壓器,放置針尖的部位,厚度都會超過唱片,有些更會達將近一倍以上的地步。如果直接把它放在轉盤上來用,就會造成相當大的誤差,使得實際播放時的針壓比所想要的數值輕很多。這也是造成循軌不佳和其他種種問題的原因之一。
下圖是直接放在轉盤上的測量結果。Holy Cow! 超出1.75 的廠方建議針壓好多!
下圖是直接放在轉盤上的測量結果。Holy Cow! 超出1.75 的廠方建議針壓好多!
用CD及其它東西,在轉盤旁墊到與唱片同樣的高度,得到1.749的測量值。所以直接放在轉盤上,誤差達到 0.16克以上。
Saturday, October 10, 2015
VTA/SRA 的調整,Part#7:目前驗證過92度的唱頭
目前已經驗證過這些唱頭,效果都比90度好:
Lyra Delos
Lyra Skala
Lyra Dorian
Lyra Kleos (其中一個在唱頭上緣平行時,SRA就是92度了)
ZYX Omega
ZYX Premium Omega
ZYX Universe II Premium
Clearaudio Concept
Lyra Delos
Lyra Skala
Lyra Dorian
Lyra Kleos (其中一個在唱頭上緣平行時,SRA就是92度了)
ZYX Omega
ZYX Premium Omega
ZYX Universe II Premium
Clearaudio Concept
Monday, October 5, 2015
測試抗滑及azimuth 的好用唱片之1
有這張的人應該很多。即使沒有,要找一張二手的或重刻片,應該也簡單。
B面的安達魯茲協奏曲,聽得出來四把吉他的排列形狀,是像弦樂四重奏的對稱梯形嗎?如果抗滑及azimuth 有問題,就會不對稱或不能清楚分辨出四把吉他。
大多數的唱臂,抗滑是外圈大內圈小。這是錯誤的設計,也因此很難造出對稱的音場。正確的作法,由外至內,抗滑不應該有太大的變化,甚至內圈還應該要大一些。
B面的安達魯茲協奏曲,聽得出來四把吉他的排列形狀,是像弦樂四重奏的對稱梯形嗎?如果抗滑及azimuth 有問題,就會不對稱或不能清楚分辨出四把吉他。
大多數的唱臂,抗滑是外圈大內圈小。這是錯誤的設計,也因此很難造出對稱的音場。正確的作法,由外至內,抗滑不應該有太大的變化,甚至內圈還應該要大一些。
Saturday, October 3, 2015
Another Interesting Stylus Shot: Ortofon A90
Taken on my friend's system here in the Bay Area. Note that the stylus shank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ar slope, not the usual mid-line 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slopes. The SRA is pretty close to 92 degrees.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15
New Toy: ZYX Omega Cartridge, Part#3 -- Awesome!
When precisely set up to the right VTF, azimuth, anti-skate force, and SRA=92 degrees, it is a clear winner among all cartridges I've used/tried so far i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 Low distortion and coloration
- Background quietness/darkness
- Symmetrical sound stage
- Sound-stage width and front-to-back layering
- Tracking
- Bass control
- Resolution during complex, dynamic passages
- String-tone accuracy
- Cleanness of piano and percussion attacks
- General sense of ease and calmness
Sunday, September 20, 2015
黑膠測試 Adjust+ Pro 軟體,Part#4.2: Azimuth 設定,目前使用心得
前幾天到美國這裡的朋友家聽他的系統(用了很高價的一個唱頭),發現音像有明顯偏右的現象。從前方觀察他的唱頭,看出來在唱片上呈現了左低右高的歪斜,也就是從水平逆時針轉了一些角度。我請他把唱頭調回水平,音像就回正了。問他為何會調歪成如此,回答是用了許多人都在用的 azimuth 測量器。
之前我就說過,以我的經驗,這種只靠測量 crosstalk 的調法很不可靠。主要原因:
1)就像 Adjust+ 的說明書所說,有些唱頭,在很大的一個角度範圍內,crosstalk 的數值都沒什麼變化。這時,如果有一點測量誤差,就會誤以為找到最佳點。
2)我已經驗證了很多個唱頭,針尖 azimuth 角垂直於音溝表面,循軌才會最好,失真最小,聲音最乾淨輕鬆。而且即使 crosstalk 在此不是最完美,通常也非常接近。
好,那用 Adjust+ 來調,同時考慮了 crosstalk 和相位角呢?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弄得腰都酸了,量了約10個不同的角度,找到軟體推薦的最佳點。
這時,再用顯微鏡看,結果發現就是在針尖幾乎垂直於唱片表面的角度!然而,還要再靠耳朵做細調,因為些微的轉動角度,是測量不出任何的 dB 數值的差別的,但耳朵就是可以聽出來不同。
所以,目前我的建議,還是用眼睛觀察的方法,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工具,使針尖盡量垂直於唱片表面 (不一定是水平,大多唱片由外往內會先下坡再上坡),再用耳朵來微調。至於用哪些唱片來調最容易,要去聽哪些 clues,我會另文討論。
對一般人來說,花錢買 azimuth 測量器來用,很可能反而是幫倒忙。而用 Adjust+ 軟體,被誤導的機會是比較小,但過程繁複,沒有理工背景的人,還是不建議。
之前我就說過,以我的經驗,這種只靠測量 crosstalk 的調法很不可靠。主要原因:
1)就像 Adjust+ 的說明書所說,有些唱頭,在很大的一個角度範圍內,crosstalk 的數值都沒什麼變化。這時,如果有一點測量誤差,就會誤以為找到最佳點。
2)我已經驗證了很多個唱頭,針尖 azimuth 角垂直於音溝表面,循軌才會最好,失真最小,聲音最乾淨輕鬆。而且即使 crosstalk 在此不是最完美,通常也非常接近。
好,那用 Adjust+ 來調,同時考慮了 crosstalk 和相位角呢?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弄得腰都酸了,量了約10個不同的角度,找到軟體推薦的最佳點。
這時,再用顯微鏡看,結果發現就是在針尖幾乎垂直於唱片表面的角度!然而,還要再靠耳朵做細調,因為些微的轉動角度,是測量不出任何的 dB 數值的差別的,但耳朵就是可以聽出來不同。
所以,目前我的建議,還是用眼睛觀察的方法,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工具,使針尖盡量垂直於唱片表面 (不一定是水平,大多唱片由外往內會先下坡再上坡),再用耳朵來微調。至於用哪些唱片來調最容易,要去聽哪些 clues,我會另文討論。
對一般人來說,花錢買 azimuth 測量器來用,很可能反而是幫倒忙。而用 Adjust+ 軟體,被誤導的機會是比較小,但過程繁複,沒有理工背景的人,還是不建議。
Friday, September 18, 2015
New Toy: ZYX Omega Cartridge, Part#2 -- Microscopic Inspections
The stylus looks installed properly from the front and the side views. Also, with the mounting surface parallel to the platter, the SRA is close to 90 degrees.
The stylus is shaped quite differently from the one on Lyra Skala, with asymmetrical front and back slopes.
Front view (cannot get any closer for now due to the "ball" getting in the way):
The stylus is shaped quite differently from the one on Lyra Skala, with asymmetrical front and back slopes.
Front view (cannot get any closer for now due to the "ball" getting in the way):
Side view for SRA, at about 90.5 degrees. After taking the shot I adjusted it higher to get closer to 92.
New Toy: ZYX Omega Cartridge, Part#1 -- Looks Weird, Sounds...?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15
黑膠測試 Adjust+ Pro 軟體,Part#5.2: 轉速測試使用經驗
用 3150 Hz 的測試訊號來測轉速,果然無比精準。我花了約20分鐘,微調到平均值(藍色虛線)在 33.330 與 33.335 之間。這種準確度,一般用眼睛觀察的方法是辦不到的。
注意,高低起伏的規律波動,主要是無法避免的唱片中心孔誤差。
注意,高低起伏的規律波動,主要是無法避免的唱片中心孔誤差。
Monday, September 14, 2015
VTA/SRA 的調整,Part#7: 目前最清楚的唱針照, Vividia 2.0MP USB Microscope 比較好用
之前在台北看過陳醫師(Alc)用過類似的產品。這次來美國,在 Amazon 買了一個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5P40OXY?psc=1&redirect=true&ref_=od_aui_detailpages00
結果試用結果相當成功,比以前帶回台灣的 DinoLite 好用多了。因為管徑細,可以比較靠近針尖,放大倍率幾乎快要可以看到針的線性接觸那條 shank。再練幾次之後,看能否把 shank 清楚照出來。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5P40OXY?psc=1&redirect=true&ref_=od_aui_detailpages00
結果試用結果相當成功,比以前帶回台灣的 DinoLite 好用多了。因為管徑細,可以比較靠近針尖,放大倍率幾乎快要可以看到針的線性接觸那條 shank。再練幾次之後,看能否把 shank 清楚照出來。
黑色線是我後來加的,代表水平線的位置。這是我把在美國家的系統用的 Lyra Skala 調至~92度後的照片。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