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遙遠的年代開始,唱頭的循軌能力就是音響玩家們討論與爭執的話題。在我讀高中的期間,能不能唱完 Telarc 那張 1812 序曲而不跳針,是大家追求的標的。到了我大學時代,那張 ATR 出的 Esther ,又成為挑戰的目標。不少人好幾天不眠不休地調整,為的就是要達到「不破聲」的境界。CD 等數位媒體興起之後,關於播放 LP 的循軌能力話題,就沈寂了許多年。直到最近,才又開始在黑膠玩家之間,成為關注研討,甚至競爭的議題。而在台灣,DG 出的Horowitz in Moscow ,又成為測試比較的標竿之一。有些人會質疑,這些測試,到底是否有意義?或只是幼稚地要展現「我比你厲害」的雄性賀爾蒙作祟?
測試的本身,其實是有意義的。循軌力愈好,代表失真愈低,聆聽音樂時,也能聽到較多的細節。以我個人來說,如果於大動態時出現與音樂節奏有關連的破聲失真,神經就會繃緊,無法專注在音樂上。但是,我們必須要體認,在某些情況下,循軌失真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因為這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當唱片上的溝紋形狀,使唱針劇烈運動,使它與溝槽表面無法密合接觸,那失真就產生了。但這樣就表示唱頭設計不佳,或用家調整不好嗎?答案是,不見得。
設計唱頭時,如果要追求最佳循軌力,就要有軟性的懸吊,然後播放時用輕針壓。像以前我高中時用的 Shure V15,可以輕易唱過 1812 的砲聲。但那時超高價的 Ortofon MC30,卻很難通過。那這就表示,V15是比較好的唱頭?唱頭設計者,要面對許多互相制衡與抵觸的參數,最終要選擇某一種妥協。為了音質與相位精確,就可能要用較硬的懸吊,這樣就必須犧牲一些循軌能力。
從另一角度,如果 A 君的唱盤播放 Horowitz in
Moscow 時破聲比 B 君的少,就意味 A 調得比較好嗎?答案也是「不一定」。其中牽涉的變因太多了,在此無法一一說明清楚。但概括地來說,應該要看 破聲時的「行為」來判定。舉一個簡單例子:如果A的破聲,都偏重在某一聲道,那表示有側向力的存在,可能是抗滑沒調整好。而如果B的破聲很均勻地分布在兩聲道,有可能是他已經調得很好,但由於唱頭/臂的先天限制,循軌比較差。所以,雖然A的破聲少,但可能只因為是他用的唱頭/臂先天上就循軌較佳而已。
所以,簡而言之,請大家在聽測試片時,多用心在破聲的分布狀態,而不是單純地算數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