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0, 2022

科學在音響領域裡的定位

 由於本身所受的大學/研究所教育訓練,都在工程科學領域,爾後在美國科技業的工作性質,以及後來在音響界提倡科學數據方法,許多人都以為我是「科學至上/萬能」的典型。其實認識我稍深入的友人,應都知道並非如此。以電腦為例,正因為我對之有深入的瞭解,所以知道其先天上的限制。尤其在目前所用的基礎運算模式,還沒有突破性的改變時,近年來炒作得極度熱門的AI,在我的看來根本還成不了氣候。簡單地舉例來說,用過G牌翻譯的人就知道,只要句子稍多,翻譯出來的結果,表現好的時候還是相當呆板,有時則錯亂到近乎離譜。正如物理學大師史蒂芬霍金所說的,目前的AI的智慧程度,甚至連蚯蚓的腦還比不上。將之大做文章的人士,幾乎都是找一個幌子來迷惑無知的大眾,以獲得名利。最常見的手法,在加州矽谷我看過很多的,就是提出好高騖遠令人心動的口號,募集一些資金來揮霍,然後在幾年之後用完錢,搞不出名堂,關閉公司了事。

但這就代表電腦及原始的AI就一無是處了嗎?關鍵就在於「什麼人」來運用,以及用在「哪一方面」。在近期內要取代人的思考能力雖不可能,但電腦在固定而可遵循規則的運算方面,卻遠超出人腦的能力,而且精確度高,不像人會出錯。善加利用其長處,可以促成人類文明在各領域的進步,也在今日成為幾乎無所不在,不可或缺的現代社會運作基石。而在Hi-End音響方面,器材的設計,尤其是喇叭,藉著電腦輔助工具來幫助音箱,分頻器等的設計與單體的挑選整合,已經在世界上的主要廠牌行之有年。而聲音測量軟體,例如付費的OmniMic及一些免費軟體,也讓用家可以自行測量系統與聆聽空間的交互作用。甚至在「最低科技」的黑膠播放領域,這幾年也出現了Adjust+ AnalogMagik等電腦軟體,用來幫助唱頭唱臂唱盤的調整設定。

但是,所說的重點在於,這些工具的目的都在於「輔助」。工具的軟硬體,還是有很多先天上各種的不足,無法涵蓋問題的所有面向。例如喇叭廠的測試,可以讓設計者很快得到相當平直,例如正負3dB的可聽範圍頻率響應。然而,在正負3dB的範圍內,還是有很多需要取捨/微調的考量,要靠聆聽的方式來做判斷。像是低音與中高音單體之間的分頻,本身即是複雜的工程問題,不可能有面面俱到的完美解決方案。這時,就要在各有長短處的不同可能性之中取捨,選擇出聽感最好的處理方式。

這樣說來,耳朵就比工具靈敏嗎?某些方面來說,的確如此。但有很多方面,則剛好相反。前面所說的主要觀念之一,是要先用儀器工具,得到一個大致平順的頻率響應。如果光靠耳朵聽,要得到正負3dB的程度,恐怕要靠很多運氣的成分。光是依賴科學工具所得到的數據,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不想去瞭解科學方法,一味否定,只靠感官來做判斷,出錯的機會更大。而且,科學是一直在進步的,而人類感官的先天限制一直存在。即使經過後天訓練與經驗的累積,還是會受到許多客觀及主觀因素影響,更何況還要考慮到身心狀態與年齡增長等所造成的變化。這只是頻率方面,其它還有暫態響應與相位的分析等等,人耳對這些方面的感知更是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