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9, 2022

Linn Sondek LP12唱盤與我

 處在數位媒體興起的衝擊下,感謝眾多音響設計者對黑膠LP唱片這種「低科技」的執著鑽研,人類對LP播放過程的各環節增加了許多深層的理解。在今天,各種不同設計的唱盤可謂琳瑯滿目。配合上有相當水準的唱臂及唱頭,加上細心調整,播放LP的音質要超越數位媒體並非難事。

講到LP播放技術的近代史,不能不提到Linn Sondek LP12這部常青級的器材。它於1972 年首次問世,至今仍在生產。經由Linn的創始人Ivor Tifenbrom的炒作,又刻意把它的工作原理及生產過程蒙上一層神秘面紗,致使與它有關的傳奇及典故極多,蒐集起來大概可成書。

1980年代,這部唱盤可說是大紅大紫,稱之為參考級唱盤中之標竿不為過。諸多音響界的前輩當時幾乎都用過它。這數十個年頭,經過一些的改良,但基本的平台架構並沒有改變。某方面來說,這是好事,代表原始的設計就已經相當成熟。另一個角度來看,則可說Linn有故步自封之嫌,自外於音響界的變遷,甚至不承認LP播放技術有改進的空間。

據個人和 LP12及其它幾部唱盤接觸或相處的經驗,我可以肯定地說,以今日的標準,LP12 絕非state of the art。然而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在經歷了許多新穎設計的高價唱盤之後,於不經意的場合下聽到LP12所播放出來的音樂,而仍被其音質感動。就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去找了一部二手貨。而且每把它接上主系統聽一次,往往都有些新的心得,有時還會領悟到自己的主要參考唱盤仍有可以調整改進的空間。LP12厲害之處,就在於即使沒完全調到極精準的地步,它仍舊可以唱出輕鬆,開闊,充滿律動感的聲音。聆聽者很容易被吸引到音樂上頭。不像許多超 high end 的唱盤,若沒有異乎常人的耐性去慢慢調校,不時會造出令人皺眉的音質。

這原因在哪裡呢?我想可以追溯到基本設計哲學上面。LP12 和不少英國的喇叭(例如Harbeth),在處理震動上,採取了疏導,而非抑制的方針。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完全無共振的結構,會使聲音太死,沒有生氣。基於這邏輯,他們想辦法去著手調音(tuning),讓產品的諧振特性朝人腦會覺得比較悅耳的方向走。例如,有學說認為人較喜歡聽奇次諧振(odd harmonics)而偶次諧振(even harmonics)則令人不快。因此不少音響設計者在面臨取捨時,便想法容許奇次諧振而減少偶次諧振。這種觀念和工匠在製作樂器時的考慮相當類似。

然而,一部音響器材,到底是應該像儀器一般,盡可能去忠實地保存和重播信號,該好聽就好聽,該難聽就難聽呢?還是該像樂器,以奏出悅耳好聽的聲音為標的?這個問題常被提出來研討辯論,但至今仍看不出哪一派佔上風。代表兩派的產品,在市場上都還有支持的廣大消費群。

LP12這台“樂器派”LP唱盤的代表作,以我的經驗,用來聽某些“路數”的音樂,的確很容易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例如像是錄音時麥克風擺得遠些,動態不大的中小規模合唱音樂(尤其Proprius廠的錄音),巴洛克至古典樂派早期的管弦樂,還有某些室內樂,等等。不過還有很多音樂及錄音,當初作曲/演奏/錄音者的目的卻並非是要讓聽者心曠神怡的。LP12在這方面,就並不能完整的傳達該有的情緒與張力。以室內樂的樂曲來說,海頓,莫扎特,舒伯特乃至貝多芬早期的四重奏作品,就非常適合LP12的音質個性。像Classic Records重刻的RCA鱒魚五重奏,用LP12聽起來,簡直把輕快飄逸的細緻感表達到了極致。不過,若是換成貝多芬晚期四重奏像或是布拉姆斯的鋼琴五重奏,LP12 的聲音就未免太斯文了。像我常聽的,加拿大CBC出版,Orford 四重奏演奏貝多芬Op.131,裡頭的動態大概是所有室內樂錄音中之翹楚。如果整個系統的動態和速度表達能力夠,曲中澎湃的情感絕對足以刻骨銘心,令人為之動容。用LP12來聽,樂音中的稜角似乎變圓,情感也含蓄起來。相信有不少人會偏好這種走向的聲音,但對我來說,這代表了某種程度的失真。因為若用CD的聲音來做交叉參考同一錄音,動態是不該這麼柔的。

            此外,需要大動態的管弦樂(所謂power music),特別是銅管厚重的,如馬勒,理查史特勞司,華格納,巴爾托克之類,LP12的表現亦不看好。原因也是常常悅耳過頭,聽久了反讓我因甜膩而感到疲勞──有點類似長途開懸吊特軟的美國製大車的情形。

低頻表現方面,LP12的音準(pitch)可說極佳,不會使人只感到震動但聽不出音符。但在爆發力及凝聚力方面,它明顯落後於近代的高品質唱盤。Wilson Audio 出的Winds of War and Peace裡頭有在任何數位或類比錄音中,我所聽過最真實而嚇人的低音鼓。由LP12播放出來,鼓皮彈性和音準,甚至低頻的堂音是有了,但無法給人近似高速衝撞,震動五臟六腑的感覺。

造成以上音質缺失的原因,探討起來,我認為應是整個唱盤的材質和結構剛性不足,沒有有效抑制從唱片與唱針磨擦所產生的震動與多餘能量。還有轉盤本身缺乏阻尼控制,容易有鈴震(用一支筆敲敲就立刻知道)。在這些因素影響下,要播放暫態快速的高分貝樂段的確是不容易。這就是以「悅耳」當作設計主軸的負面效應,

           

迴避缺點及發揮性能要件:

·       因為懸吊軟,建議不要搭配單點支撐臂或重量大的唱臂。若能用Linn自家的產品,尤其是高檔的Ekos加上自家的唱頭,在整體諧振和音色的考量上應是最佳搭檔。至於遵守原廠的指示,把基座內的避震彈簧和驅動皮帶的水平和高低位置調好,乃是理所當然,在此不多提。

·       電源:在電源設計上,Linn已經花了不少工夫,尤其是高價的Lingo。但我發現把LP12接上更好的供電,還是會改善背景的安靜程度。

·       水平調整:Linn本身主張LP12的基座只需要大略水平,但據我經驗,把它的轉盤調得愈近水平,聲音就愈好。道理說來其實簡單:轉盤若不平,唱針就像是在傾斜的道路上行走,再加上抗滑機制的牽制,難免不在唱片音溝中左推右撞,不失真破聲才怪。

·       避震:Linn 的懸吊設計,雖然可以隔絕某種程度的外來震動干擾,但如果能用好音響架,或甚至頂級的懸浮避震,對音質絕對還是有幫助。

·       改裝:市面上用來改進LP12的套件還不少,包括有用來加強剛性結構,還有特殊的電源及馬達等。我完全沒有親自試過,所以無法作任何評論。在我的觀念裡,這些改裝似乎與LP12“樂器派”的本質不太相容就是了。           

 LP12在我看來,十分適合用在主參考系統之外的第二系統。簡單的把它調出悅耳的聲音,然後就專注於欣賞音樂。也不要整天想著要去微調它,追求最高的解析度。從這個角度評量,在今日,甚至十年之後,LP12仍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器材。